替马当局讲几句公道话
2009年10月30日 09:46华夏经纬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随着美国牛肉风波愈演愈烈,从“总统”到“卫生署长”最近都被骂得体无完肤,但细察各界抨击的内容,虽不乏理性的批评,但情绪性的谩骂居多,特别是民进党部份,不是扭曲事实,就是危言耸听。

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美国牛肉确实有其风险,能够不进口当然最好。不过,吃美国牛肉是否真像民进党形容那么可怕,那就未必尽然。举例来说,全美国三亿人口几乎天天都吃美国牛肉,加拿大、欧盟二十七国、瑞士及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五十个国家,都是开放美国牛肉全牛龄与全牛进口,换言之,除了所有年龄牛只的扁桃腺和回肠末端,以及三十月龄以上牛只的脑、眼睛、脊髓之外的美国牛肉,这些地区的人民都吃。难道这些地区的领导人都不顾人民死活?显然,民进党的指责未免言过其实。

民进党又一直指责这次开放美国牛肉进口决策粗糙,过程草率,比起韩国差得太多。乍听起来,似乎也蛮有道理。不过,认真检验,就会发觉刚好相反。首先放宽美国牛肉进口的决策,是经过十七个月、三阶段及多项把关措施的集体决策,马英九的指示就是“安全、安全、安全”三原则;而三年前民进党当局开放美国不带骨牛肉进口,则是“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一通电话“搞定”,根本就未谈判,试问,何者粗糙?何者草率?民进党还好意思批评国民党当局“丧权辱国,草菅人命”吗?

再说,我们是否比韩国差?当然可以拿来事实来验证。当年韩国之所以示威抗议,主要是韩国政府最初准备全面开放除两个部位外,三十月以下的牛肉及七个部位外,三十月以上的牛肉,而后者一向被认为风较高;同时韩国国产牛肉自给率约三分之一,开放美国牛肉进口,将导致韩国本土牛肉价格下跌,再加韩国民众一向就有反美情结,自然藉题发挥。

相对的,这次台湾开放美国牛肉,从一开始就排除美国方面要求的全面开放,而限定在三十月龄以下,开放的标准与韩国政府后来修正的标准完全一样,可见台湾当局采取比较严谨的态度。再者,台湾的牛肉自给率不过百分之七点六,美国牛肉进口对于本土牛肉并没有特别的影响,自然也少掉一些抗争的理由。

显而易见,台当局开放美国牛肉进口,就算是过程未能尽如人意,但台湾立足国际社会,必然要受国际规范制约,台湾既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会员,当美国要求依照该组织的精神,与台湾磋商美国牛肉进口的问题,我们除了尽力争取有利条件之外,既无拒绝的理由,也不可能一再拖延,从结果看来,我们争取到未来对于进口牛肉的数量,较美韩议定书中的规定还要严格,其它条件则几乎完全相同,显见台湾绝非全面弃守。

总之,对于美国牛肉问题,台湾已经比三亿多人口的美国、加拿大及欧盟二十多国,还有近期刚完成谈判的韩国,采用更严谨的标准。台当局已经再三保证不会拿民众健康跟美国做条件交换;我们也深信,如果消费者希望用更高标准,采取自发性的行动,当局也会乐见其成。因此希望民进党不要再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搧风点火,而是要共同做当局的后盾,以争取更有利于台湾人民的条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