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台北10月30日电(记者 林淑玲分析报导)台湾扩大进口美国牛事件持续延烧,民进党以即时民调掌握民意后,不惜得罪华府大声疾呼应重启美牛谈判;马当局则坚持从管理着手保障食品安全,无法重新谈判。年底选举在即,后续发展对马当局十分不利,美牛事件会不会成为蓝营倒下的第一张骨牌,取决于美国是否出手解围。华府若无动作,马英九这下会很麻烦。
马当局对美牛事件的危机处理,可说是一错再错,第一错是“黑箱作业”做决策前未取得台湾内部共识;第二错是做了决策后未能妥为沟通;第三错是说不清到底是为何要让步?第一错、第二错生米已煮成白饭,为时已晚;但总是要让民众知道,被迫开放美国牛内脏、绞肉进口能换到什么?如果衡量之下是值得的,才值得以自主管理机制或其他更强的措施来取代禁止进口。
马英九、苏起近日接受媒体访问时却都说“台美之间没有交换条件”,苏起前天在“立法院”答询时甚至公开强调“绝对没有交换条件。”此一说法让民进党逮到机会,高声抨击马当局“丧权辱国”。
所谓“没有交换条件”说法,当然不是实情。马当局高层会这么说,不外是基于谈判的保密条款,以台湾处处有求于美国的情况,牙齿被打落了也得和血吞,没办法说出来。但如此一来,马当局就很难向台湾内部交换,任何人都会质疑,如果没有交换条件,台湾人为什么要吃美国人不要的牛内脏,哪有这种赔本生意?有过执政经验的民进党对马当局哑巴吃黄莲的难处心知肚明,当然也是装做不知道。
在此情况下,唯一能替马英九解围的只有美国,华府若能适时抛出台美自由贸易协定(FTA)等利多,至少可以让马当局对内部有交代,慢慢地让民众接受,扩大开放美牛是有代价的,既然挡不住,只好从管理下手。
华府如果不出手救马当局,要求重启谈判的声浪持续延烧,马当局硬要挡也会伤痕累累。而且,台湾会不会因此出现反美运动,也有待观察。再上纲到美中台三角关系上,美国如果为了向台湾推销牛肉,得罪了台湾的民意,又不给反对党面子,未来华府想要持续在两岸之间扮演关键位置,将面临重大挑战。
美方也要弄清楚,足以影响台美关系内涵的两岸关系,现在已经跟以前很不一样了。以前台湾要靠美国来维持两岸和平,现在海峡的春天已经靠两岸自己携手完成了。尽管马当局仍意在以发展台美关系来平衡两岸关系,但当台湾民众看清美国掀开面具后真正的脸孔,流水般的民意是会变的。
事到如此,如果反美国牛事件继续向上发展,若非重启谈判,美方就得对台湾有个交代。华府若要把牛肉事件弄成“多输”,不利于台湾,对美国也很不利。
下一页:
美国难道在发台湾的“台难”财?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林淑玲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