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009年10月30日 08:39华夏经纬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联合晚报刊载社论称,美国牛肉风暴,让马当局再度声望大跌,让人民不满的关键到底在那里?

目前处于风暴中心的是“卫生署长”杨志良,甚至被马英九暗指应负责。但回顾这几天的发展,杨志良曾公开说开放底线是带骨牛肉,但最后却是一口气连牛绞肉、牛内脏等都失守了,现在只能靠民间“自主管理”。第一时间,杨志良还表示了不满。这样的过程摊在眼前,清楚说明了,杨志良绝对不是为谈判拍板定案的人嘛!牵涉到台美关系,怎么可能轮到一个从政没多久的“卫生署长”做决策呢?可是真正的“上上级”没人愿负责,有人强辩为“集体决策”,有人甚至把责任推回到“卫生署”做简报,暗示都是杨志良的错。

这种说法、这种态度,正是马当局遭到人民信任危机的关键所在!这不只涉及牛肉谈判的是非,更严重的,直接反映了当局的危机处理方式和政治风格。说穿了,碰到危机就赶快转弯,否则就找个对象卸责。例如莫拉克风灾就怪气象预报不准,让预报中心主任吴德荣心灰意冷申请退休,直到后来看见民意方向,才又慰留又破格颁奖章。

这次事件不也如此?原来并不把民意放在眼里,等看到台北市长郝龙斌的大幅动作获得掌声,中央才又转向跟进郝市长的反对立场,称可以增加谈判筹码。当局如果真有“谈判筹码”的概念,何必等到协议签定才向社会公开?又何以现在说什么没有重启谈判的余地?再加上夸大杨志良的责任,说穿了,只有卸责的说法,没有负责的担当。

民众有兴趣、有权利知道的是,究竟谈判是谁经手、谁拍板定案的?如果真如苏起说是集体决策,那构成“集体”的是谁?看杨志良的“遗憾”和“副署长”面有难色,把他们推上台面负责太没道理了。“国安会”及苏秘书长自己,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一个进口协议搞成像是秘密谈判,事前不透过公共管道跟社会沟通,见民意反弹又诸多强词夺理,实在差劲。

马当局的领导精英们,难道今天还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