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政治人物上网拼场 勿掉网络丛林
2009年07月23日 10:35中国台湾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前台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7月19日参加在西门町红楼展演馆“河岸留言”举行噗浪的噗友会,并以手机将讯息送上网络,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岛内最近频现政治人物与网络的相关话题,马英九被踢爆预录“治国周记”,绿营“天王”则是沉迷于噗浪(plurk)及facebook。向来有话直说的吕秀莲对政坛花絮发表看法,却触怒了众多“噗友”,成为被反扑对象。

针对台湾最近兴起的这股政治人物网上拼场、讨好年轻族群的现象,香港中评社今天发表分析文章指出,蓝绿政治人物从早期盛行开设个人博客(blog),到使用最流行的噗浪或facebook,不外乎几个理由。第一证明自己赶得上流行、追得上年轻人脚步;第二,透过新兴的网路媒介,知悉社会动向与民心向背;第三,透过与网友互动,开辟与不同族群的对话管道,经营选票;第四,网路媒介确已成为现代人的沟通工具,便利又快速,任何人都不敢轻忽网络大军。

文章认为,政治人物上网与选民互动原是件美事,但过度算计之后,就不免流于矫情,甚至出现欺瞒网络族情事。就以马英九的“治国周记”为例,以其日理万机,不可能事必躬亲,不难理解;就像以前的“陈水扁电子报”当然也不是陈水扁本人执笔。

再看看绿营“天王”们,争相噗浪,三不五时创造政治花边新闻,供人们茶余饭后解闷,深恐自己被世人遗忘的心境至为明显。

有绿营“天王”每天噗浪,也有人强调自己亲自回应网友疑难杂症,这些卸下重任的“前朝”要角,竟闲得发慌,每天无所事事地与网友对话?这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真的没事可做,上网与网友闲嗑牙,二是噗浪政治工具化,把噗浪视为东山再起、释放政治动作的园地。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雕虫小技、大人骑小车,格局不大。

倒是,吕秀莲一番“若政治人物每天上网讨好网友,是不求上进”的评论被网军围剿,最能让人感受网络的无远弗届与影响力。吕秀莲在民进党内素来天不怕地不怕,“吕氏风格”在台湾政坛独树一格,也留下不少“佳言”;她的评论并没有错,只是欠缺修饰与包装,一下子就掉进网络丛林。吕秀莲昨天紧急发布澄清稿,显见对未来仍有期待的她也不敢轻忽网络世界的扩散力。

相关资料:Plurk(噗浪)——新兴网络工具

“今天你噗浪了没?”就像大陆网友疯狂迷恋“开心网”、“校内网”等社区网站一样,现在台湾最火爆的,是一种叫“噗浪(Plurk)”的微型网络博客。

Plurk中文叫“噗浪”,在Plurk上面活动的人又叫“噗浪客”,浏览其他朋友的讯息叫“追浪”,Plurk上的网友叫“噗友”。因为所有讯息都展示在网站中间的那条“河流”或“河道”(官方说法是时间轴),所以关机不玩了又叫“上岸”。

Plurk是个类似twitter的“时间流”网站,也就是大家一整天都泡在上面,想到什么讲什么、听到什么回什么,是个相当自由、有弹性却又有点隐密的八卦流窜区。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