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吾有以待也
2009年07月06日 11:21华夏经纬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工商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七月一日“经济部”公布开放陆资来台直接投资的192个项目,立刻引起各界不同的反应。有人热烈欢迎,认为陆资来台直接投资,将为台湾原本不振的民间投资挹注新的资金来源,带来就业机会,有助于台湾的经济复苏;也有深不以为然的,认为台湾目前银行资金泛滥,哪需再开放陆资?更有忧心忡忡的,认为开放陆资来台直接投资,将使台湾的重要产业受到控制,甚至使台湾的“国防”安全受到威胁。众说纷纭,究竟此次开放陆资进行直接投资,会有什么可能的情况?值得客观分析。

两岸关系从紧张到和缓的这一年多以来,攸关两岸经济的各项政策陆续松绑,对大陆开放投资也列为松绑项目之一。在间接投资方面,去年下半年金管会就已经颁布相关法令,准许陆资以QDII的方式参与本地的资本市场,然而由于两岸金融MOU尚未签署,陆资QDII能投资台湾股市的金额非常有限,而且似乎迄今也还没有任何QDII前来投资,因此不像此次开放陆资直接投资那么引起争议。

关于开放陆资直接投资,就资金面而言,不赞成开放陆资直接投资者,认为台湾地区银行资金已经浮滥,既然不缺钱,又何必引进陆资?若从资金总量观之,这种说法似乎言之成理。然而熟悉投资实务者都知道,资金会不会被使用的关键因素,不全然在于资金总量是否充裕,而在于投资标的本身的投资报酬率是否理想。最近台湾地区股市与房市的“无‘基’之弹”(没有基本面带动的价格回升),正是因为资金市场利率太低,只要在股市略有斩获便超过资金使用成本;同样的,只要不动产租金收益大于资金成本,投资不动产便有利可图。因此,开放陆资来台直接投资,陆资是否就会来台投资?也端视其投资人对来台投资的获利判断而定,与本地资金是否充浮滥并不直接相关。甚至,若陆资来台直接投资时,也被准许向本地银行融资,则台湾地区资金成本相对偏低,将成为吸引陆资直接投资的诱因之一,而本地银行的浮滥资金亦可找到部分出路。因此,陆资来台直接投资,就资金面而言,应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至于部分人士担心陆资来台投资会控制台湾的重要产业,这种顾虑是值得正视的。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检视:首先,我们观察现阶段开放的192格项目,其中制造业64项、服务业117项、公共建设11项。究查其细目,发现制造业的开放项目大多数都是目前台商已经在大陆投资者,换言之,这些都是在大陆生产有所谓“比较利益”的项目,此次开放给陆资来台投资,可谓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对等开放而已;陆资是否因此来台投资,甚至是否控制其中部分产业,可能有点过虑了。其次,所谓控制产业是以市场占有率或以何种指标定之?若以市场占有率观之,这些开放项目,大都是出口外销产业,并没有岛内市场占有率的产业控制问题。并且,这些开放项目中,以手机、计算机等项目为例,生产基地几乎都在大陆,陆资若来台投资,应是在研发设计方面,或许还可以有助于台湾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因此,就未来制造业的实际投资情形而言,也有可能是双赢的局面。

有关服务业已开放的117项目,绝大多数都属于各种批发、零售业,陆资若来台,势必要就地取才,直接在台湾雇用本地员工,因此多数都有利于于创造就业、增加本地所得;至于旅游观光业,开放的两个细目是“住宿服务”及“餐饮”,这两项服务业,陆资来台除了雇用本地员工之外,也可能必须投入硬件建设,建造观光旅馆,从而产生营建相关的产业关连效果。并且因为投资规模较大,也可能产生前述资金引入及搭配台湾闲置资金的活络资金市场效果。另外,服务业的其它开放项目包括:第二类电信、商品经纪、汽车租赁等项目,一般说来也看不出什么有关产业控制或危及“国防”的顾虑。

甚至在公共建设方面,有关航空领域开放的是过境旅馆、展览馆、会议中心、营运设施训练中心、航空附加价值作业措施等属于商业营运相关项目,并非机场建设、机场营运管理等一般人所担心的与“国防”安全有关项目。也许有关当局应该澄清的是少数项目例如“科学研究服务业”、“船舶出入”、“新商港港区开发”等项目的明确范围,以免因内容不明确而引发“国防”安全等方面的顾虑。

事实上,开放陆资来台直接投资,只要事前规划得宜,即可创造双赢的局面。大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得自台商的直接投资获益良多,而台商在多年耕耘之后,也有许多开花结果、衣锦还乡的实例;如今开放陆资来台,就现有开放项目观之,应当不致有“引狼入室”之虑。孙子兵法九变篇云:“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遵循此一原则,就能为台湾取得最大利益。

QDII   直接投资   国防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