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广网:评李登辉两岸关系“朋友论”
2009年07月02日 08:34华夏经纬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华广网7月1日讯(评论员 一凡 魏华) 近日,李登辉说了句两岸关系“你我是朋友”的话,结果引发舆论热烈讨论。人们在揣测老李抛出两岸“朋友论”的用意的同时,纷纷从各自角度进行解读,甚至讨论老李来大陆走“孔子周游列国路线”进行“历史文化之旅”的可能性。

“朋友论”实质仍是“两国论”

李登辉的两岸“朋友论”究竟是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一点,必须完整地而不是从只言片语地了解李登辉的讲话内容。

据台湾媒体报导,李登辉是这样说的,“台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目标,标示台湾的地位,两岸关系也应该在这个目标中定下明确位置”,目前的大陆和台湾关系应该是“你是你,我是我,但你我是朋友”。对于两岸关系的改善,他认为“应该予以欢迎,但考虑到中国大陆的不确定性,要分清彼此,与中国大陆打交道才是实际的。”李登辉还表示,他不反对“台湾与中国深化交流”,在WTO的架构下,“三通、四通、五通都不要紧”,但同时务必推展“和中、亲美日政策”,并以“国家”的身份继续保有超然的地位。

的确,李登辉此番谈话与过去相比有所不同。一是,与冷冰冰、硬梆梆的“两国论”比,此番谈话用“朋友”一词来界定两岸关系,甚至对两岸关系改善表示“欢迎”,显得温和、感性,在一般人听来更加顺耳。二是,与过去主张的“戒急用忍”和“中国崩溃论”相比,此番谈话表示不反对两岸“深化交流”、“三通、四通、五通都不要紧”,似乎也有立场上的调整。

然而,从李登辉完整谈话内容看,其“朋友论”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台湾的首要任务”是“标示台湾的地位”,这个“地位”在李登辉看来就是台湾的“国家”身份;在“标示”台湾的“国家”身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你是你,我是我”、“分清彼此”的前提下,两岸“你我是朋友”,改善关系,“三通、四通、五通都不要紧”。而且,李登辉在谈话中,始终将“台湾”与“中国”相提并论,因而其所谓台湾的“国家”身份的实质是不言而喻的。由此也就不难看出,李登辉“朋友论”的基点和实质仍然是“两国论”,只不过用一些温和、感性的词重新包装罢了。这与吕秀莲曾经提出的两岸是“远亲近邻”的论调如出一辙。

“朋友论”因应两岸关系新形势

李登辉用“朋友论”重新包装“两国论”,是在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新形势下,着眼岛内政治斗争,维持个人政治影响力的一个举动。

2008年3月,台湾再次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随后两岸关系呈现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关系这一新局面既是两岸民心民意长期发展所致,又深刻影响着台湾民意的发展。当前,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共谋和平、合作双赢,已经得到台湾多数民众的认同,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在两岸关系上持极端立场、搞对抗,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李登辉要在台湾继续维持个人政治影响力,也不能不顺应这股潮流,对过去的立场适度包装或调整,这是他提出“朋友论”、表示不反对两岸“深化交流”及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

“朋友论”着眼岛内政治斗争

混迹台湾政坛数十年的李登辉更明白,有实力才有影响力。而要维持个人政治影响力,必须善于判断岛内政治局势,抓住可资利用的契机。而这是精于权谋的李登辉所擅长的。

当前,岛内政治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一是,国民党全面执政,处于强势地位;二是,民进党陷入困境;三是,“第三势力”蠢蠢欲动,但主张各异,力量分散,难以聚合。而随着今年年底县市长选举和2012年“总统”选举的临近,岛内各政治力量正面临着新的分化组合。

在这种情势下,李登辉用“朋友论”重新包装“两国论”,适度调整对两岸交流的立场,给人以温和务实、“与时俱进”的开明形象,区别于目前冥顽不化的民进党,显然有利于其吸引中间偏绿民众,收编民进党的一部份资源,并集结不满国民党也不满民进党的社会力量,利用目前台湾社会对于制衡力量缺失的担忧,乘势促使“第三势力”成型,成为李登辉发挥政治影响力的杠杆。舆论普遍认为,李登辉今年以来与施明德、王文洋、宋楚瑜会面,目的均在于此。

事实上,不论李登辉是否真的要拉起所谓“第三势力”,他的这一系列动作,已经起到发挥政治影响力的作用,越起码舆论已是议论纷纷。这或许就是老李的精明之处罢。

朋友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一凡 魏华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