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泓冰:婴儿暴尸荒野 生者惊觉形秽
2010年04月01日 08:19京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特约评论员姜泓冰

几天之后,又是清明节。山东济宁发现21具婴儿遗体遭弃事件,着实匪夷所思。这,也是一种提醒。

仅凭想象,也能感受到这些婴儿遗体进入意外发现者的视野时,该是如何令人心惊:21个小小生命的苍白遗骸,还挂着他们生病住院时套上的号牌,挤挤挨挨,暴露于黄土外,显示出他们被轻视、草草处置的境况。难怪,有人会怀疑,他们是某种利益纠葛、见不得人举动的牺牲品。

当地政府的调查结果已证明,这是医院一两个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给予追究责任的相应处分。新闻宜乎到此为止。但我们若是就此得出结论,将其归入极个别的偶发事件,恐怕又像遗弃婴儿遗体者一样,过于草率。

不妨设想:如果这些孩子没有生病,而是健全、健康地活下来,日逐一日地成长发育着,我们对他们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几代人万千宠爱集一身,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倾尽财力心力培养孩子成才甚至是成为“人上人”,从婴儿养到成人再代养孙辈。

与这样的宠爱同时,我们却又有时时可闻、数字不时呈上升趋势的遗弃婴儿事件。被遗弃的孩子,有些生而有些残疾,有的患了需要大笔治疗费用的疾病,也有的只因为生为女婴而已。这一次的婴儿遗体遭弃事件,据说缘起也在当地风俗,父母不愿直面孩子的死亡,也不愿将其火化,便转而放弃对他们的责任,委托他人处理,如果没有意外的发现,便也并不监督和追究孩子是否真的遵俗得到了安葬。

这样的种种,也许可以促使我们在清明到来的时候,静心想一想:对于生命,我们的态度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从为温饱挣扎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我们所处的时代,对于生命的认识和观念,仍然有些青黄不接。

我们固然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让那些生活得捉襟见肘的平民家庭,不必忍心弃重病的孩子于不顾;我们固然需要有严格的监督制度,严厉处罚某些使用现代科学仪器鉴定婴儿性别来决定一个生命去留的医家败类;这一次,我们也会因为追查处理了济宁市一家医院的太平间工作人员,而在一段时间内震慑住其他违规私自处理婴儿遗体的同类们。然而,若无从国家层面开始遍及整个社会对于生命意识和生命权利的认识和尊重,这一些保障或惩戒的手段,仍然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之策,挂一漏万之举。

相关报道见昨天A21版

婴儿   荒野   惊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姜泓冰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