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涌
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公布后没几天,各省市就产生了第一批推荐生。他们的露面等于宣布了这样一个事实:之前被北大炒得轰轰烈烈的、以打破应试教育为目标的实名推荐,其结果无非是又一次克隆了应试教育。所有被推荐的学生,主要的资本都是考试成绩突出。这和高考机器有什么两样?
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些学生特点的单一。我不想指责这些高中还没有毕业的孩子。他们虽然是应试教育的产品,但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肯定还是有某种强劲实力的。我对他们的未来寄予厚望。但是,从他们被推荐出来的理由看,除了功课突出外,在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杰出的业绩,也看不出什么超常的素质。他们不过是幸运地进入重点学校、享受了同龄人没有的教育资源,而自己又是聪明、肯读书的乖孩子而已。
各校为了证明他们综合素质的优异,似乎都煞费苦心,列出了他们一系列考试之外的业绩。而在这方面,他们的成就和经验其实非常单薄。能拿得出来的,全是清一色的当学生干部、课外活动积极、业余爱好丰富、多才多艺等等。可是,一些成才的重要素质,在这么多被推荐生中则普遍缺乏。
有些专家称实名推荐是学习了美国的经验。我们不妨拿美国进行一番比较。美国的大学录取,在成绩之外经常要考虑两大素质:第一,克服困难和应付挑战的能力;第二,服务社会的业绩。美国人的道理很简单: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回应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挑战。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那些过去经常能够克服困难并应付挑战的人,日后能这么做的比例也很高。那些小小年纪就已经为社会作出了自己贡献的人,日后也更可能如此。其实,这种美国经验,和我们中国的传统智慧非常接近。我们都熟知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曾反复介绍,在美国的大学申请中,如果一个学生的父亲早早进了监狱,被失业并长期患病的单身母亲拉扯大,十二岁就被迫打工,并且要照顾两个弟妹,学校的办学条件又非常差,充满了毒品和犯罪,而她或他在这种环境中持之以恒,居然高中毕业,成绩也还不错,那么,这位学生即使成绩比那些精英高中的学生低许多,也能把对方挤掉而进入名校之门。因为其素质已经被生活的考验所证实。这比成绩重要得多。
而我们的校长们却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这次获推荐资格的学校中,有的校长就坦承,“不敢推荐怪才偏才”,延伸出去看,也就是不敢打破“唯分数论”的人才观念。如果是这样,“实名推荐”又有什么新意呢?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薛涌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