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披露灰暗,正是为了让社会更温暖
2009年11月09日 08:24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杨耕身

11月8日是新中国第十个记者节。7日,云南省26家新闻媒体的400名记者向社会公开承诺:做负责任媒体,以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待每一篇报道,展现和弘扬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坚决放弃暴力、血腥、低俗、灰暗的新闻,让新闻更加温暖、更加阳光、更加有力量。(《春城晚报》11月8日)

使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媒体应给人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力量。但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当新闻放弃了暴力、血腥、低俗、灰暗,新闻才能够将我们引向温暖、阳光与力量?也开始有一种观点认为,使受众感到糟糕而沮丧的,不是一些泛滥的事件本身,而是一些泛滥的新闻报道?媒体要求有闻必录,是“瞭望哨”,制衡社会的另一种力量。当一些看起来属于负面的新闻已是一种普遍事实,而媒体却对此坚决放弃,那是不是意味着听凭一只鸵鸟在危险来临之前,将头深深地埋进沙子里?

不免想起国内某报纸不久前援引法新社的一则报道:研究表明,西方一些媒体长期热衷报道负面新闻,受众对此日益厌倦。许多英国人认为,媒体报道了太多的负面新闻,给受众提供的是“由恐惧、担忧和疑虑组成的大餐”。对社区犯罪、官员失职的渲染,对政治人物的嘲弄和菲薄,以及对全球变暖等危机性话题的夸张描述,“让英国人感觉很糟糕”。美国的雅虎网站也曾做过一个在线调查,结论是,很多美国人觉得媒体报道了太多消极的东西,这些消息让一个原本快乐的人变得压抑和沮丧。该报为此指出,“好消息让人生活更加甜蜜”。

好消息让人生活更甜蜜,正与放弃灰暗使新闻更温暖如出一辙。但是抛开东西方原本存在的出版及言论环境差异不说,我仍然觉得无法以西方受众的感受来替代中国受众的感受,更无法以西方受众的感受来指导中国的新闻事业。历年中国两会,反腐倡廉、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等都是最受中国网民关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可能会失之灰暗,但这才是中国公众的真实诉求。从另一方面来说,我未免也觉得对中国受众来说,我们的好消息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泛滥了。甚至在一些地方,一些畸形的正面宣传,盲视而虚假的好消息公然见诸各种媒体。网民对电视新闻联播所做的调侃:“前十分钟,领导人很忙;中间十分钟,中国人民生活很幸福;后面十分钟,国外水深火热”,即为佐证。

我最近念念不忘的一起事件,乃是郑州警方突击扫黄后公开小姐裸照所引发的舆论纷争。但从一开始,媒体记者显然并未刻意将它作为一种“灰暗”的新闻来做,恰恰相反,不论是当地电视媒体还是网络媒体的报道,都完全是一篇充满对警方行动溢美之辞的正面报道。但偏偏是这种正面报道,无意中引发了人们对报道中一张光头警察粗暴执法照片的质疑与愤怒。公众的这种质疑与愤怒,实在称不上甜蜜,更与温暖、阳光、力量这些美好的字眼无涉,“正面报道”或“好消息”原来也会产生这种负面效果。

郑州扫黄事件之所以是一个观察新闻报道与生活甜蜜关系的样本,还在于一种更大的事实——假如所有的人或机构对这样的事件都视而不见,像鸵鸟一样埋头入沙,那么我们的生活还会有更多的温暖与阳光吗?

公众生活甜蜜与否,只在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法制等等投射于个体内心的感知。这是一种前提,如果当前提是恒定并甜蜜的,那么媒体的对于灰暗新闻的追求就是刻意的;如果没有这种甜蜜的前提,让媒体放弃灰暗的要求就是无理而唐突的。因为真正的灰暗,不在媒体上。媒体基于社会责任,对一些看起来灰暗的新闻予以披露,恰恰是温暖的所在,力量的源起。

云南400名媒体记者的公开承诺,是不是一种“被承诺”,不去说它。我们也不必否认的是,一些媒体无良的现象并未真正杜绝,热衷“暴力、血腥、低俗”的现象时有发生,记者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并不鲜见,这也是需要予以正视并纠正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偏以概全,因噎废食。我真正担心的是,相关部门是否会在过度追求“更加温暖、更加阳光、更加有力量”之下,拿一顶“灰暗新闻”的帽子,对媒体的权利横加干预?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不知道,更加甜蜜的将是谁的生活了。

(作者系媒体人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杨耕身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