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家陶西平在武汉为教育界500余名代表作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对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弊端进行了抨击。他举例说,“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教学生‘母亲都是善良的’,所以每个孩子都写了一个虚拟的母亲,这让外教觉得不可思议。”并且,他提出了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学活动要为学生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陶先生也许无意否定母亲都是善良的,他所列举的标靶,应当是“虚拟的母亲”,在“虚拟的母亲”背后,可能就是“虚拟的生活”,是抽取了情感、经验认知的生活体验。
陶先生说,“这让外教觉得不可思议”。如何不可思议呢?外教看到这些关于母亲的作文时,提出了疑问:“你们的母亲难道都是一样的吗?难道她们从来没有不负责过?母亲从来就没有自私过吗?”对于如此疑问,我们同样可以做善意的理解:这不是希望孩子们看到母亲坏的一面,而仅仅是对这些带着刻板印记的母亲形象表达怀疑,是对这种工于设计生活的写作方式表达疑虑。
但是,更深一层地想想,如果我们不只是看到了作文的弊端,同时也多看看我们的生活辞令,超越教育本身的思考向度,也许会自然出现。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的语言水平,未见比这些作文所表现的水平高出了多少。例如,现在的影视作品,不就是另一个层面的中小学生作文么?
陶先生也说了,价值观的教育是重要的。他认为“现代社会中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而教育是一个驾驭、引导的过程,学校应该在各种活动包括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但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呢?如果一个社会本就拥有多元价值,如何权衡哪些是正确的,哪些又是错误的?陶先生从作文教学弊端所引出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实也超越了教育自身。
“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固然是重要的,但这种教育也容易采取简便、讨巧的的方式,最讨巧的方式,莫过于将是非、善恶、美丑等等价值赋予一系列刻板的形象中,这些形象就是物化的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客体。正如“母亲”这一形象,它出现在我们儿童时代的教育中时,往往不是简单的母亲,而是承载着厚重道德意味的,是富含多重象征意味的,例如人性本善的象征,例如祖国高贵的象征,例如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之精神的象征……这样的“母亲”,当然不可能有自私与不负责任的时候。
事实上,“虚拟的母亲”之出现,多少也是学生们在作文中追求“正确价值观”的一种表现,我宁愿认为这种写作是在投机。作文之外,我们的生活中,在很多领域,为求“正确的价值观”而说话,往往也不得不拿出一种“虚拟的生活”出来。“虚拟的母亲”,“虚拟的生活”,只不过是思维虚拟化的间接表现而已。所谓思维的虚拟化,就是一个人看似在思维,实际上只不过是在复制这个社会的平均思想而已;在这个思维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大脑成为某一种正确思想的复制品。而这种复制成为可能的前提则是:这个社会总存在一种区分正确、错误价值观的二元化标准,留给人们的则总是一种既定的、单一的价值观,使得人们说话时总是工于设计,言不由衷。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肖畅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