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老人“被死亡”暴露基层多重病灶
2009年11月03日 08:21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胡印斌

有的人活着,却已经被注销了户籍。从此以后,这些存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就成了“黑人”。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很多还活着的老年人的户口在1998年就被村里神秘注销,当时每个村民都要交提留和集资款,村里为了截留这部分费用,就把老人们的户口按照“死亡”上报到派出所。现在,很多农民因为被登记为“死亡”,户籍已经注销而无法享受惠农政策。当地政府表示,将全面调查被注销户籍的村民人数并有条件恢复他们的户籍。(中国广播网11月2日)

报道说,郸城县300多名老人户口被“神秘注销”,似乎这里边还颇有玄机,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事情一点儿都不神秘。非但不神秘,甚至很简单,简单得令人生疑。农村老人户口被注销的事情也不仅仅发生在河南,从陆陆续续的媒体报道得知,吉林、辽宁、陕西、山东、河北、广西等许多地方的农村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往往都是户籍管理机关根据村干部提供的“死亡”信息而注销的。

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一,村干部何以敢于如此吃空饷,大白天就把好好的大活人给弄没了?其二,户籍管理机关何以如此草率,仅凭村干部提供的信息也不进行调查就把人的户口注销了?其三,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如果认真又细致,何以会出现如此“丢了人”却浑然不觉的事情?透过户口被注销事件,正可看出一些农村老人悲哀的、可有可无的生活处境。

郸城县的村干部解释注销老人户口的原因是,当时每人都要交乡统筹、村提留、集资款,少报户口,就可以少交钱。至于少交的这部分钱具体到了哪里,报道说,是村里收了以后截留了这部分费用。可见村干部在这个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们以政府的名义对下面百姓收费,而以人口减少的理由对上欺瞒,牟取不当之利。里里外外,农民负担没有减轻,国家政策也被扭曲。“吃空饷”的数目达到数百人,可见其贪腐胃口之大,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村干部如此上下其手,户籍主管部门却往往照单全收。村里怎样报,派出所就怎样改,户籍管理如此随意、如此简单,也暴露出管理部门的行政不作为乃至官僚作风。农村老人报了“死亡”,手续是否齐全?即便不能全部复查,也没有一例抽查吗?

数百老人户口被注销,基层政府居然表示“难以置信”,这样的表态倒也让人难以置信。治下百姓大批“死亡”、消失,镇干部怎么可能一点都不知情?若是真的不知情,那就是失职了。如今,镇里、县里的干部距离陇亩田间越来越远了。时代变迁了,要求县乡干部人人一辆自行车天天往村里跑,不现实也没必要。但无论如何变化,基层官员都应该多一些对乡村社会、对乡村百姓的关注。每一个干部都应该交一些穷朋友、平民朋友。果如此,才能对农村的动向、乡间的社情民意有所了解,不至于每每发生群体事件却事先一无所知;果如此,那些村干部欺上瞒下的行径才不至于屡屡得手,而农村老人的户口,也不至于总是被“神秘注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胡印斌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