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士兵
近期,一则名为《80后极品葛朗台晒收入和支出》的帖子在各大论坛上被争相转载。有很多网友争相晒收入和支出,比拼谁更像葛朗台。其中有一位上海80后青年,堪称是极品“葛朗台”中的极品。此人月薪2万,开销只有区区500元。连上网都不舍得在家装宽带,找女友的要求是买房子首付共担,否则免谈。
“没有最省,只有更省”,这是极品“葛朗台”大比拼展示的白领吝啬情境。不要简单地以为现在的中产阶层真的沉醉于自我满足中,对未来就真的充满笃定信心。就像上海那个月薪2万的极品“葛朗台”,每个月的收入不吃不喝,恐怕也未必可以换到城区的一平方房屋。买一套房子就足够他忙活许多年了,如果再碰上金融海啸的狂风恶浪,再遇上转型期风险社会的某个绊脚石,这样的中产阶层还能守着所谓的优渥生活吗?
“中产”绝不只是一个简单停留在收入层面的概念,它还负载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价值。当前,中产或中间阶层被赋予的社会稳定器功能,也越来越得到普遍认同。在这样的语境下,中产阶层的命运轻易就在住房、教育、看病面前发生巨变,在突然之间就坠入底层的深谷,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会不能承受之重。
健康社会应该着力培育发展中产阶层,来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今天中国的中产阶层规模本来就不大,独立性较弱,在各种权利与福利面前,也常常成为被剥夺与损害的对象。当社会为中产阶层未能提供足够的制度性保障,比如医改乏力、房改失灵,这时候所谓的白领阶层就不得不面临着种种发展困境。特别是,诸如市场机制失灵、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公民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等问题,这一切,都容易造成中产阶层的发展权处于贫困状态。
不要迷信中产,中产只是易碎的玻璃。这其实就是极品“葛朗台”的时代叙事。在现实语境下,中产阶层同样是容易遭遇“权力排斥”的群体,如果他们不能及时与社会上层权力结盟,甚至成为资本与权力的附庸,往往也只能被迫告别这种前后“两不靠”的尴尬,滑入社会底层。这样的中产阶层,也无法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单士兵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