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标准的答案与被框架的思维
2009年10月29日 08:29潇湘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中有一道总分15分的题,是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文章《寂静钱钟书》。近日,原作者自己按答题要求试做了一遍,竟只拿了1分。(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有意思的是,当作者不再作为一个纯粹的阅读者,而是以一名高考考生的身份来作答这些问题的时候,答案的正确率却提高了很多。原因很简单,很多时候高考语文阅读题考查的是运用答题技巧答题套路的能力,而不是真正去鉴赏文章的能力。这也使得文章的作者不无感慨,“大家都在同一套框架里讨论问题,出题人根据高考框架出题,考生根据高考框架答题,阅卷老师根据高考框架批改……因此拿12分和拿1分的差距,不是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而是看你用不用高考‘话语体系’说话。”

所谓的高考“话语体系”是什么?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框架,一个喜欢“标准”喜欢“统一”的框架而已。而对于主观性很强的阅读理解题目而言,本身并不该设定什么标准答案。环境、背景、生活经历乃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感受和理解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标准答案,无疑把每个个体的思维扼杀了,强行全部挤进一条胡同,这样带来的就是一群只会做题,不会思考的学生。很多人抨击高考,正是基于一些高考题目有扼杀考生思维的嫌疑。

对于把本该有多样性的主观题目塑造成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做法,这并不仅仅体现在高考题目的设计中。所以,我向来不主张以“并不聪明的高考题目”为靶子来批评或者攻击那些高考的题目设计者们,殊不知,他们其实只是在一个大文化背景下传承着一个“习惯”而已,把答案标准化统一化,这些题目设计者并不是始作俑者,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起,“统一”和“标准”就已经成为了我们习惯拿捏的一个器具,而且,用标准来衡量某个事物的价值与好坏,似乎这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传统思维。

作家王小波生前在他的《思维的乐趣》中写道,“有必要对人类思维的器官(头脑)进行‘灌输’的想法,时下正方兴未艾。因此有很多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为了达到某个“统一”或“标准”的要求,“灌输”想法这样的方式便不可避免。而对于那些习惯了被灌输的人们而言,思维的功利性便逐渐有可能取代思维的自由以及纯洁。

前两天有媒体报道江苏省教育学会和江苏省写作学会召开了一场特殊的中学生作文研讨会,在研讨会上,60多名一线的语文老师谈到中学生作文虚情假意现象时痛心疾首,并呼吁要让孩子“真情回归”。为什么如今的孩子们在作文时都学会了“见风使舵”“察言观色”,这恐怕与他们常常接触到的那些被标准化的答案不无关系吧。

若干年之后,这些已经习惯了在被标准的答案里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在高考的考场上也许都能取得理想的分数,可是对这个国家和时代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标准统一的零部件,还是一些真正有独立思想独立判断的人呢?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方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