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只能靠网友举报来维护高考公平吗
2009年07月06日 11:27东方早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作者:舒圣祥

北京大学接到第二例民族造假重庆考生举报。经查证,这位名叫田中的考生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且正是重庆31名民族造假考生之一。北大随后紧急磋商,可能再次宣布弃录该考生。(7月5日《成都商报》)

不知道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听到这样的消息是会感到稍许安慰,还是会感到更加郁闷?可以稍许安慰的是,在和自己一样民族造假的31名重庆考生里,自己不是唯一的倒霉者;更加郁闷的则是,惩处的制度根本就是一个死制度,没有网友举报就不会遭到任何惩处,自己要是少考几分该有多好?

何川洋是被网友举报的,田中亦是被网友举报的,还有石柱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汤平之女汤蕤蔓同样是被网友举报的,其他的人则依然处在重庆市招办的“严密保护”之下。这就仿佛是一场网友与重庆市招办之间的老鹰抓小鸡游戏:网友对31名违规考生名单穷追不舍,重庆市招办则张开翅膀拼命保护躲在其羽翼之下的违规考生。

重庆市招办主任邱可早已明确表示,市招办将不公布这31名考生的名单;不仅如此,就连按规定必须公示的“2009年普招加分信息”名单,也仅仅只在网站上挂了一天就被删除,目的是为了避免有“好事者”与先前公示的名单相比较,从1万多名加分考生中找到被剔除的31名民族造假考生。呜呼,重庆市招办对违规考生的保护,不可谓不“尽忠尽职”!令人怀疑的是,重庆市招办究竟是高考公平的护卫者,还是高考舞弊的包庇纵容者?

据知情人士透露,31名民族造假考生所涉及的政府官员,的确为数不少。这原本是可以凭经验想像得到的,假若都只是一般平民百姓,招生办绝对犯不着为此触犯众怒,与公共舆论针锋相对。但也正因为如此,事件的性质就不仅仅是一次高考违规事件,而已经涉及了寻租腐败和失职渎职,应该引起监察部门的关注。

明明有白字黑字的纸上制度,却只能依赖一次又一次的网友举报来曝光违规者——这与其说是在维护高考公平,不如说是在把权贵势力对高考公平的严重侵蚀一点一点撕裂给人看。这不仅对所有诚信应试的考生极为不公,对“不幸”被网友举报出来的何川洋、田中们亦很不公。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舒圣祥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