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前最后一课:公共卫生教育
2009年07月06日 07:51新京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 马上评论

甲型流感的防控也是中小学生、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公共卫生教育的一个良好机遇。我有个建议:在放假离校前,各中小学不妨上好最后一课:公共卫生教育课。

在近期北京的南湖中园小学暴发集体感染疫情后,内地的感染人数已超过1000人。而基数的增加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小学出现的聚集性暴发,已不是第一起了。

说实话,在一个多月的疫情每日报告后,不少人已开始对疫情的通报产生免疫力了。看上去甲型H1N1流感造成的杀伤力或许没有那么大,同时大量的感染人员治愈出院,给公众造成了一种相对轻视它的心理感觉。但问题在于,疫情还在蔓延,而且有向社区暴发转变的趋势。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学校。

对疫情的防控,一直存在政府强制和社会自觉两种方式。在非典肆虐时,不少单位采取了强制性的管理办法。比如,北京的主要高等院校用封校的办法防止疫情传入的风险。但目前的流感,与当年的非典完全不同。社会防控,是要让更多的人有防范疫情的社区自觉。其实在非典时期,国人也已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自觉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随地吐痰等恶习,甚至自觉关注周围人群的健康问题。毕竟,每一个人都不只属于自己。在他和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他的行为同样要对周围人群负责。

甲型流感的防控也是中小学生、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公共卫生教育的一个良好机遇。社会自觉的基础,是所有的人都有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日常规范的消毒、卫生教育、甚至对校内流动人口的健康检查,都极为必要。他们能给孩子们传递一个正面的健康信息。在薄弱环节的防控中,自觉就显得更为重要。全球人口流动日渐频繁,单靠防堵难以完成疫情控制。每一个人学会对自己的卫生和健康负责,社会就会降低一份疫情扩散的风险。

顺便说一句,马上就要放暑假了。或许这是流感防控过程中,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因为孩子们可能暂时离开高度密集的场所,回到家中。但我有个建议:在放假离校前,各中小学不妨上好最后一课:公共卫生教育课,把甲型流感的防控知识带回家庭,带到社区。

□石嘉(学者)

相关报道见昨日A05版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石嘉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