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诗成:网络政治入佳境不能光靠总理
2010年03月01日 07:41华商网-华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毕诗成

温总理与网民交流,正成为每年“两会”前的保留节目。去年交流过、今年交流了,并“钩指相约”明年还来。内政外交,无所不谈;家事国事,俱无回避。网民也是一如既往地如潮热情,提问跟帖,争先恐后。置身网站你会错觉,好像网民们在过一个节日。

温家宝说,“一个为民的政府应该是联系群众的政府,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从这个层面讲,“开创网络民主新风”、“网络问政已成大趋势”、“互联网政治渐入佳境”……很多溢美之词也不难理解。群众需要与执政者零距离的交流,我们也乐见如此对话继续下去。

中央领导每一次“触网”,舆论都会激动。但几经接触之后,我们对其关注,也应该从象征层面进入实质层面:中央领导极力推进的网络问政新风,是否被基层官员所领悟与效仿?中国的互联网政治,是否被全面地推进到了一个理想水平?每年两会前夕,“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向总理提建议”等就会成为各大网站的热门专题,但相信总理本人也会认同:偌大中国,头绪万千,光靠总理一年一次“网络问政”,纵有万分努力,也无法短时间“消化”所有声音。而待两会结束,“专题”撤下,多少问题进入解决通道,多少建议被采纳听取,恐怕无人能知。

所以,网民参政要尽快撇掉繁杂泡沫。不能让网民等上一年,把什么问题都拿去问总理。在网民与中央领导的直接沟通之外,应致力于推动一个网络政治的立体空间:省市县区,各级官员;代表委员,各类民意代表,都充分利用好这个大舞台。只有建构起日常的、畅通的互动平台,“网络政治”才能渐入佳境;不能总理很积极很热心,基层官员却很消极很冷淡。

很多网民跟帖“反映”的是一些本不该积攒给总理的日常诉求。这不难想象:尽管各级政府都投入不菲代价搞好了网络硬件,但在使用态度这个“软件”上,不少地方却停滞于一个较低水平。网页几年不更新,老百姓看到的不是政绩宣传就是领导“起居注”,找不到有用的服务和诉求的通道;你要提意见,人家要么限定你的字数,要么回复“已阅”甚至“没工夫跟你闲扯”……有些官员不敢通过网络坦诚面对公众,敌视网络监督,甚至有人公然怀念“没有网络的时代多好啊,想让人们怎么说就怎么说。”一些民意代表,放着便利的网络民意不汲取、不利用,拍脑门搞一些贻笑大方的幼稚提案,成为网民嘲讽的对象。

如此一来,好好的网络工具,并不能如我们想象的那样,自然地拉近官民的距离,有时候反倒制造了反感。尽管偶有地方大员与网民座谈的“佳话”,却并未形成充分互动、平等对接的格局。去年人民网一项调查显示,96.8%%的网民认为政府社情民意通道不畅通——— 这本不该是网络时代的数字。也就难怪,当总理“带着真情而来”与网民面对面时,仍然是“人流如潮”,跟帖数十万计。尽管他们知道,这种跟帖被总理现场回应的几率恐怕只是“万一”。这里面有爱戴,有新鲜,也有无奈,而不管“新鲜”还是“无奈”,都从侧面反映了匮乏的“常态”。

不得不说:在人民厚望、投入不菲面前,中国的网络问政不应该只有当前这样的水平,还有极大的改善空间。有人曾大力赞颂网络推动民主进程快步了十年还是二十年,但我们不能停留在逻辑分析之上,更要能体认到现实的推动成果。网络政治渐入佳境,不能总凭几次热闹的“佳话”,还要靠发端于每一个角落里的“润物无声”。口头夸网络好和把网络切实用好是两回事,在温家宝总理一再做出表率与示范之时,希望更多基层官员有所感悟、有所反思、有所行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毕诗成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