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文涛:德国人为什么对李白感兴趣?
2010年03月23日 10:59凤凰卫视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3月22日《锵锵三人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今天是文道,陪着咱们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聊。而且我发现有一个话题,你们两个人都很看中,就是翻译。这个翻译,对文化的变革,或者交融,作用怎么说都不过分。

梁文道:当然。

窦文涛:但实际上,好像现在也没有太多人,很把翻译当回事。我看到很多所谓翻译的书,老实讲,外文也很糟糕,中文也很糟糕。但是,咱们可以从最近一个女翻译说起,你知道吗?最近在中国,火了一个女翻译,被称为是最上镜的,最有才的,最有气质的美女,反正中国什么都是美女,翻译。

梁文道:什么都变美女。

窦文涛:你看看这个照片,顾教授,你看,这是前些天,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这个女翻译,说是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叫张璐。据说是外交学院,还是国际法专业毕业的。

梁文道:对。

窦文涛:大家觉得她不得了的地方是什么?这个温总理讲话,引用很多古诗文。老实讲,我很难相信,除非是温总理事先告诉她,我要说这句。要不然她怎么——你比如说她有一句话,叫什么?人或加讪,心无疵兮,你连中文恐怕都听不出来是哪几个字。她居然当场翻译。

梁文道:翻得还不错。

窦文涛:翻得还不错,他们说,据她自己讲,她说她平时就注意搜集这个领导人讲话引用一些什么成语,这个古翻译,就是古文的翻译。而且平常自己也加紧古文功底的学习,但是都是很难相信,你比如说他们讲的,有些事很有意思。这个温总理引用《离骚》的,叫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是说她翻译的好,因为在英文里,九死,死九次,不是个习惯用法。英文里,据说要死一千次,所以她翻译的,她就说要死一千次也不后悔。这个大家很惊讶,另外我觉得,你像说到两岸关系的时候,我觉得温家宝讲的那个话,叫做什么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就是虽然有小的争执,但还是一家人,还是亲人。光懿亲这两个字,她仅凭听,她怎么能听得出来呢?我很难相信。

还得说咱女翻译厉害。但是从这个话题,两位可以说说,你像顾教授刚才就给我讲,他说如果没有翻译,李白、杜甫这些人,怎么可能在世界文学界有地位?

梁文道:没错。

窦文涛:这我还是孤陋寡闻,李白、杜甫在德国,很有名吗?

顾彬:非常有名,对。

窦文涛:他们认为,我们这李白、杜甫是个什么样的诗人?

顾彬:是这样的,德国很早就注意到这个李白,特别是德国的作家和文人,从19世纪末开始,因为那个李白,他代表一种自由感。当时因为德国还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国家,文人他们都觉得,他们在那里没有什么自由,不能够享受什么自由。所以他们都想像李白学习,所以他们学他不少。

窦文涛:怪不得你现在喝中国白酒,也有李白之风。

顾彬:对,你说的很对。

梁文道:他这话,而且听顾教授说,他在喝白酒,很内行。

窦文涛:拿红酒杯子。

梁文道:总拿大杯子喝。

窦文涛:文道为什么这么注意翻译问题?

梁文道:因为我觉得,翻译,当然准不准确很重要。今天中国有那么多的翻译书,但是不准确,错的地方一大堆。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翻译带来整个文化变化。我们很少中国人会注意到一点,今天我们中国人的语言文字,包括思想世界,是在很多次的翻译运动中形成的。这也就当然是当年佛教的意境,对不对?那是非常浩大的一个运动,那场翻译运动,几百年下来,影响多深!接下来就是近代,是不是?我们借着日本,转移了那么多新的观念跟文字进来,所以我觉得翻译……

窦文涛:也许是不是同时还有误解和误会?

梁文道:没错。

窦文涛:也这么翻译过来了?

梁文道:没错,所以翻译很重要,翻译是会彻底改变一个文化,它的整个世界观,它的框架。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去看,反过来我觉得有时候,准确这个东西就变得很模糊了。什么叫准确?比如说,我以前有时候常常在想一个事,就是很多人跟我说,你要要求准确,比如说我们要准确把日文的小说译到中文,你就会发现有很多东西,中国人是看不惯的,因为日本作家写东西,比如说他们常常会用这么一种说法,你有没有注意到?他说“啊,我这么说,也不算过分吧?”,他们常常有这样的一个表述方式,日文的作者。这个东西,把它译成中文,中文读者看不惯,所以中国读者,或者中国翻译者,有时候会想把它汉化,就想让这个日本人说中国话,想让德国人说中国话。但是在我看来,你这样子去要求的时候,第一,是不准确,第二就是它失去一个机会,就是把一个跟我们不同的文化,不同看世界的方法带进来。这好像是德国的思想家本雅明就讲翻译的时候就说,翻译是让你能够进入,跟接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他者,一个世界嘛,对不对?

窦文涛:顾教授,对翻译怎么理解?

顾彬:是这样,如果没有翻译,没有什么新中国。如果马克思没有翻译成中文的话……

窦文涛:没错。

顾彬:没可能会说什么新中国,这是第一点。第二,中国翻译,一个翻译家,也可以创造一个民族的语言。比方说德文原来是什么意思呢?德文的意思是说,老百姓在街上说的话。德国人,他五百年以前,他们说什么语言?他们说拉丁文,还是到18世纪,他们说,也写法语。德语他们不写。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德语?马丁·路德,他16世纪初开始翻译《圣经》。

窦文涛:马丁·路德。

顾彬:对,通过翻译《圣经》,他创造了我们的德文。但是我们还要等三百年,德国文人、作家越来越多用语言,所以到了歌德时代,我们才能够说,我们第一次能够碰到一个德国文人,他真的能够掌握德文。

窦文涛:几乎可以说德文是翻译创造的?

顾彬:通过翻译,对,通过翻译,因为马丁·路德,他用老百姓在街上说的话。

梁文道:它本来是个熟话,就是老百姓日常说的语言?

顾彬:对。

梁文道:不是一个高雅的,用书写的东西。

顾彬:因为《圣经》一定是翻译成拉丁文的,所以文人他们都可以看,他们不需要一个翻译成德文的《圣经》。但是路德他要求老百姓,他们应该自己看《圣经》里头有什么,所以他决定用德文翻译。

窦文涛:这等于当年咱那个白话文?

顾彬:是,对。

窦文涛:但是你对中国从古文到白话文的转变怎么看?

顾彬:到了49年以前,我觉得无论是哪个时代,中文很有特色,中文很漂亮,比方说鲁迅、钱钟书、梁实秋、林语堂,他们写的中文,我觉得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中国的问题,就是49年以后开始,因为语言和国家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要治好一个国家,你应该考虑到语言的作用。所以这是一个原因,为什么49年以后,有不少政治家们,他们也可以这么说,创造了普通话。通过普通话,他们觉得他们可以更创造一个新的重要,所以普通话和中国49年以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窦文涛:我听过一句哲学家的话,说这个世界本质上是语言构成的。

顾彬:是,对。

梁文道:对对。

窦文涛:这个话很深了。

梁文道:对,咱们先去一下广告,《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锵锵三人行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