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谈《独唱团》时他们谈什么
《独唱团》稿费标准
封面原创文章 | 普通稿件 | 已发表或摘录的文章 |
1000字/2000元 | 1000字/1000元 | 1000字/500元 |
周云蓬:《独唱团》就是韩寒的效果器
打个比方来说,《独唱团》就是韩寒的效果器,而且他玩得很high。【详细】 |
![]() |
罗永浩:《独唱团》一波三折在意料之中
《独唱团》一波三折是意料之中的,有点常识的中国人可能都会这么想吧。而且,我是韩寒的粉丝。【详细】 |
![]() |
梁朝辉:《独唱团》最核心的价值是独立思考
韩寒很用心做的一本杂志,他的社会责任感、个人品牌和个人的逻辑观念,会影响这一代人。【详细】 |
![]() |
林少华:我们都在谋求建设而非颠覆
韩寒有社会担当意识。在这一点上,和我所追求的有不谋而合的部分。所以我想他的杂志应该是这么一种倾向性的东西。 【详细】 |
![]() |
罗永浩
韩寒主编的文学杂志《独唱团》可谓一波三折。近日,《独唱团》首期《秋菊男的故事》的作者罗永浩向凤凰网透露,《独唱团》出版过程一波三折是在意料之中,有点常识的中国人可能都会这么想。罗永浩还向凤凰网介绍了《秋菊男的故事》背后的故事。
我就是现实版“秋菊男”
凤凰网:老罗,你好。怎么会想起写《秋菊男的故事》呢?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罗永浩:这个故事其实不是小说,是我年轻时的真实经历。我之前把它记录下来,是为了一部酝酿中的小说或电影。
韩寒跟我约稿时,我忙着做学校的事情,没空写别的东西,就把这个旧稿子整理了一下给他了。背后的经历?你看了文章就知道了,都是真实经历,所以谈不上“背后”。
《独唱团》一波三折在意料之中
凤凰网:韩寒的《独唱团》一波三折,你怎么看这个过程?
罗永浩:一波三折是意料之中的,有点常识的中国人可能都会这么想吧。
凤凰网:你给韩寒的杂志《独唱团》写稿,最看重他什么?
罗永浩:全都看重,我是韩寒的粉丝嘛,何况还有那么高的稿费。
凤凰网:现在文学类杂志销售一直处于低潮,这个社会还需要文学吗?文学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
罗永浩: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需要文学,当然,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只有一部分人需要文学。文学应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齐锐)
罗永浩:江湖人称“老罗”,从来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生于吉林延吉的老罗,8岁读小学,初中严重偏科、逃学,初三复读一年,高中还是偏科。此后,罗永浩混迹江湖,先是摆地摊儿卖旧书,然后卖药材,做期货,卖电脑散件……后来跑到天津姐姐那里落脚,狠学英语。2000年12月,老罗给俞敏洪写了一封不客气的求职信,自此英才外露。6年后,老罗发起创办的牛博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