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传龙:《时代》再次唤醒久违的“中国工人”
2009年12月18日 07:52红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美国《时代》杂志16日宣布,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当选为该杂志2009年年度人物。“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一个群体获得亚军。《时代》评价称,中国工人是中国经济增长保八成功的功臣。(12月17日新京报)

中国工人——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群体。由于在金融危机中大显身手,帮助中国经济实现“保八”,渡过难关,从而得以进入《时代》法眼,被评选为2009年年度人物(群体)。

放眼中国,在重点工程的建设大军中,在大中城市的寻常巷陌里,在普通家庭的装修队伍中,随处可见中国工人的身影。如果目光及远,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中国工人更是走出国门,参与到世界项目的援建之中,打出了一张张质量可靠、信誉过硬的“中国牌”。

想当年,“铁人”王进喜的精神激励了多少代人,《咱们工人有力量》更传唱出了作为工人的自豪和骄傲。但如今,“工人”这一角色,越来越变得散淡而模糊,工人待遇降低,社会地位下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工人甚至连基本的工资、福利、养老和社会保障都享受不到。据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者中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危言耸听,这一数据让人不免为中国工人的未来担忧。

由此想到,如果不是《时代》的评选,不知还有多少人能记起工人这一群体,在一年一度的劳动模范评选名单中,不知还有多少“货真价实”的工人能够当选,在各大文艺晚会上,不知还有多少节目是为“工人老大哥”而量身定做,在开盘的玉宇琼楼中,不知有多少考虑过工人的承受能力?

老实说,对《时代》的评选,本人并不迷信,但它关注到了“中国工人”这一特殊群体,并以客观视角记录下了这一群体在非常时期的特殊贡献,因而让人倍感温馨。仅凭这,也让我对《时代》刮目相看。在此基础上,我们是否也该对“中国工人”这一群体有个重新认识,并促其价值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回归,重新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的脊梁?当然,作为中国工人,也需要对自己“换代升级”,不能满足于手工作坊式的小打小敲,而要跟上时代脚步,增添技术含量,向技能型、知识型、专家型转变。唯有如此,今后才能再度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叶传龙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