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报:城市不宜居源于生存压力
2009年11月25日 10:06上海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住建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23日表示,中国城市的建筑密度太高、环境质量不尽人意、人际交流淡薄,不符合宜居的标准。

请先解决住房问题

就我国目前城市发展阶段而言,根本就不是讨论什么宜居不宜居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让最广大的贫弱群体住上房子的问题。

一个表面再光鲜、楼层再高、马路再宽的城市,如果像现在这样大量的低收入者、打工群体,要么就是“蜗居”,要么就是居无定所,这样的城市谈何宜居。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富人的宜居。

目前,除极少数发达大城市具备较雄厚的财力物力,可以承担起逐步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之外,恐怕我国大量的城市对于所谓的“宜居”还只是一个说起来上口、听起来动听的“概念”。(毕晓哲)

根源在于生存压力

中国城市人情淡薄,不符合宜居标准——这样一句话,让人读来百味杂陈。

人情淡薄的城市,远去的不仅是人情,其实还有附着在人情之上的人文精神。提及这个令人忧患的问题,我们眼前马上便会浮现起这样一连串的字眼:人心浮躁、拜金主义、利益驱动、信任危机……不能否认,传统的沦落当然有功利价值观的渗透使然。然而在我看来,这却不是主要因素。真正的根源在于,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生命焦虑感,让我们精疲力竭,已经无力再去维持对人情的信仰。 (陈一舟)

谁应对“城市不宜居”负责

城市不断演化的过程,也是人的需要随社会财富增加而变化的过程,城市发展的重要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不仅要保证人的衣食住行,而且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宜居标准的落空是与人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国内首份《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显示,我国四大直辖市存在一个“软肋”——在宜居指标方面得分都比较低。这是由于目前城市的发展,重物轻人,重增长轻发展,重利润轻公益,视觉污染严重,导致城市环境恶化,破坏了城市发展的基因。固体废弃物、水污染等增多,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大问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生存质量。

“城市不宜居”背后是“见物不见人”的陷阱。因此,面对“中国城市不符宜居标准”的指责,笔者以为,城市管理者和政府部门应从以增长取代发展,以破坏换取建设,把GDP的增长等同于发展的“经营城市陷阱”做出华丽的转身姿态,否则,就是对公众意志和意愿的违背。(朱四倍)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朱四倍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