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妍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所谓礼仪之邦,不仅在待客之道上讲究礼数周全,更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注重人情体谅,邻里往来,嘘寒问暖,那也是常有的事儿。故乡因家人而依恋,城市则因人情而温暖。当怀揣梦想的人们纷纷涌向城市生活的快车道,试图在那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归属时,却不曾想到,在这个崇尚“陌生人社会”的城市里,他们注定只能成为彼此陌生的蜗居者。
城市人群间的淡漠,对研究社会关系学的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老话题。对研究城市规划建设的人而言,兴许能造成不错的噱头效应。针对当下中国城市的宜居状况,住建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23日就表示,中国城市的建筑密度太高、环境质量不尽人意、人际交流淡薄,不符合城市宜居的标准。
将人情与城市宜居结合起来,这的确能激发不少人的心理共鸣。就像人们熟悉的一句广告词一样:恋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只有注入了感情元素的城市,才能真正让人产生心灵的归属感,对城市的感官认知也才能因人情而改变。爱人、亲人、朋友、邻里,这些都是你留在城市中的情感因素,一个缺少人情,没有感情寄托的城市,注定只能是一片精神沦陷的荒漠,就像上海的一些白领在既缺乏心灵寄托,又压力巨大的城市生活中,最后只有选择被迫出逃一样。留不住人心的土地,只会让人陷入如围城般的困顿,而这样的城市又何谈宜居呢?
城市因人而改变,人情却在日益高耸的城市钢筋水泥中越发疏离。倘从如此状况来看,淡薄的人情的确让当前的城市无法奢谈宜居。互信的缺失,人与人之间兀立的屏障,动辄树立的“不要与陌生人说话”的招牌,这也几乎成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有图景,以至于但凡谈及中国与外国城市的区别时,不少侨居海外的同胞脱口便是“人情淡薄”四字。只是,人们在埋怨中国城市人情淡漠,埋怨城市无法让人产生认同感,甚至影响到居住的愉悦感时,是否也应该想过,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城市人情的疏离?我们是否本身就缺乏这种人情交流的制度与土壤呢?
最近,韩寒在嘉定世博论坛上发表了一番“城市,让生活更糟糕”的演讲,就很能代表当下城市人在都市生活中的无奈。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大都市是可以安居乐业的。但城市却往往由于发展中的交通、住房、户籍等问题,导致城市人生活压力过大。试想,在一个房价飞涨、交通堵塞、户籍设卡、权力钓鱼横生的城市里,当城市本身的制度设计都充斥着物欲与权力魅影,而根本没有基于人情的制度土壤,又如何奢谈城市人际间的互信情感呢?
生活压力是压垮城市人情的最后一根稻草。难以想象,当你分别花上两个小时堵在上下班的高峰路途中,却还要遭遇频频上涨的油价;当你好心搭一个胃病患者上车,却被突然冲出的执法者认定你是非法运营;到了月底,你眼睁睁看着房贷划去了工资卡的一大半,却还要为孩子是否能读上市里重点学校,是否能排队交上择校费而焦急时,你还会信任这座城市中的人,你还会对你的邻居、每个陌生人微笑以示,还会认为这座城市是宜居的吗?
本身就缺乏情感制度设计实施的城市,此时再谈人情冷暖只能沦为空谈。2007年,有一个最牛的MSN签名:我是一只趴在窗户上面的蚊子,前途充满了光明,却无法找到出路。蜗居于城市一隅的我们,遭际正像那只蚊子,横亘在我们与城市之间的玻璃,除了人情冷暖,还有那些冰冷的制度屏障玻璃。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李妍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