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尼陈:上海迪士尼更有看头
2009年11月05日 08:43新闻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晨报评论专栏作者 唐尼陈

昨天的大消息是华特-迪士尼公司宣布在上海建设主题公园的计划已得到中国中央政府核准。尽管拿到正式批文还需要一段时间,美国加州娱乐业巨头已经开始推进这个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该项目预计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国投资项目之一。迪士尼在上海建设主题乐园的计划已讨论逾10年。如今,终于可以着手进行实质启动的工作了。

此前有媒体报道,“上海迪士尼”项目将采用日本模式,中方控股、分期建造。主题公园游乐场部分占地约8平方公里,周边配有更大面积的辐射配套区。一期占地约1.5平方公里,最早于2014年对游客开放。根据协议,迪士尼公司将持有“上海迪士尼”43%的股份,一家上海地方国有控股企业将持有57%股份。

对“上海迪士尼”项目的担忧来自“香港迪士尼”前车之鉴。数据显示,“香港迪士尼”开园至今,接待逾1400万人次,为香港带来100多亿港元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几乎天天爆满的“香港迪士尼”一直呈现外面热闹里面亏的局面。比如,迪士尼公司收取的高额特许费被计入经营性开支。扣除特许费后,只剩下财务赤字。另外,游客在“香港迪士尼”总消费额中门票仅占50%,占总收入比例大大低于其他迪士尼乐园。而根据协议,特区政府分成的基础是门票收益。有香港特区政府得失为鉴,相信上海市政府在谈判中会更有经验,相关约定会更符合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

虽有种种怀疑,与迪士尼公司已经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项目比,“上海迪士尼”自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根本原因,在于上海需要迪士尼,迪士尼更需要中国。

上海需要迪士尼。迪士尼项目引进对上海城市功能与形象提升有莫大好处。娱乐项目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增长,改善上海产业结构与布局,提升服务业占本地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甚至有专家预言,“上海迪士尼”完全建成后将带动总计上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GDP增量。

迪士尼需要中国。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文化高峰期已过。即使在本土,米老鼠号召力和赚钱能力也日渐不济。本轮危机以来,迪士尼公司旗下包括Disneyland和DisneyWorld在内的主题公园游客数量下滑。今年1月,迪士尼公司买断600名员工工龄;2月,发布改组计划;4月3日,宣布在美国迪士尼主题公园裁员1900人。此时,有机会直接落脚中国内地市场,直接打入庞大而对海外娱乐业准入监管严格的中国市场,无异于为迪士尼公司找到了一个蓝海。

合作双方相互需要,相信“上海迪士尼”一定会更有看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唐尼陈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