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刚:权威发布一下数据风波的路线图
2009年08月31日 08:12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杨小刚

一些枯燥的经济数据,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触动百姓神经。

先是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增速和发电量不匹配,引来大量质疑文章,为此,国家统计局先后6次在官方网站刊发文章,作出解释。不久后,一份上半年城镇居民“工资单”,引来网友对“工资被增长”的热议。

紧接着,北京市统计局在8月28日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目前北京市恩格尔系数降到了33%左右,人均GDP达到9000美元,意味着北京已达到上中等国家或地区的富裕水平。这一说法又引发网友“被富裕”的质疑。北京市统计局不得不出来解释说,北京已经进入了“富裕阶段”,这只指地区社会财富指标表达的程度,但是居民并未达到富裕阶段。

这一系列的“数据风波”,都遵循这样一个路线:先是官方拿到一个利好数据,本想说明一下经济增长带来的百姓生活改善;可有些数据与大家的感受相去甚远,于是有人就分析和反驳;这些质疑经网络转载后,引来更广泛的同感者;看事情闹大了,官方就进一步解释、澄清或否认。

从道理上讲,发表言论或统计数据必须具有权威性。但如果今天发表,明天出来澄清或否认,如何体现政府的公信力呢?

就拿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说,仅凭一个恩格尔系数,怎么就能判断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上中等富裕水平?所谓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稍微学过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恩格尔系数只是衡量民众生活水平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而且,恩格尔系数是一个比例,而生活水平是一个数量问题,因为其他支出的变化以及地区、饮食文化的不同,都可能极大地影响到恩格尔系数的升降。举个简单的例子,2005年内蒙古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1.4%,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17.5% ,那是否意味着农牧民的生活不仅远超城市居民,甚至直奔富裕国家水平呢?显然不是这样。首先是农牧民的很多食物是自给自足的,其价格很难在食品支出中反映。其次,因为食品的加工程度和精细化要求不一样,价格不同,导致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也不一样。

所以,恩格尔系数只能粗略地反映人们生活状况的变化,但不能因为恩格尔规律的存在,就可以完全用它来评价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统计部门的人员应该更明白这些常识,但为何在得出结论时,会进行有选择性的过滤呢?为什么不把这些真相更完整地向公众解释和公布呢?非得等舆论质疑之后再做事后补充?

说到底,是一个动机和方法的科学性问题。一些部门公布数据,有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政绩,而不是反映真实情况;有的是先有结论,然后用自己设计的调查去求证;有的是在调查范围上,倾向于对结论有利的样本,并有选择性地公布结果……

如此数字游戏,是在欺骗决策者,误导公众,徒增民众的不满和笑料,严重损害政府部门的威信和权威。所以,笔者建议,在公布数据时,统计部门应该把调查样本、统计方法和结论推导过程,作为数据公信力的一部分,同时公布,以方便人们全面看待事实。(作者系媒体人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杨小刚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