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价“与国际接轨”还是“与民生接轨”
2009年07月06日 07:55华商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多位能源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价格与国际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如何确定其价格是我国天然气工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势在必行。(7月5日《新京报》)

时下,笔者发现一个问题,专家一出口,无不称国际。只要给涨价找些理由,就是要与国际接轨。前不久,一而再再而三的汽油涨价

,就是“与国际接轨”惹的祸。

如今,天然气也要与国际接轨了,只要一接轨,就没有什么好事,吃亏的总是咱老百姓。咱中国不差钱也不差气,不少地方都似乎盛产天然气,受国际影响并不大,只要其价格能遵循价值规律,能体现价格实际情况,不出现成本倒挂,严格控制在成本核算范围内,就没必要跟着国际价格追涨,而应该追随咱老百姓的钱袋子,专家更不能一味地拍国际马屁,而不出咱“中国气”。

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石油的涨价,还是天然气的涨价,只要是涉及民生的一切涨价问题,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问题,更要考虑与民生接轨的实际问题,如果在价格控制范围内,优先考虑民生,才能促进保增长、保稳定、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专家不是“砖家”,不要在涨价问题上随便扔砖头砸板砖,而要关注民生,与咱老百姓交朋友,更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不能只顾深入书本游走于国际市场,应多与民生接轨,如此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经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之路,而不是步入别国后尘。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