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刘洪波:社保基金凭什么“旱涝保收”
2009年05月10日 11:14华商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作者:刘洪波

《华夏时报》的消息说,2008年比2007年“社保基金收益亏损近400亿,管理人报酬增近4成”。这个消息很令人恼火。

有人已经出来算账:2008年股市下挫65%,社保基金实际的亏损还不到这个数,管理有功啊,而且管理社保基金的确实都是很有水平的公司,就不要指责了。还有人认为,社保基金还在股市上,是战略性持股,投指上升,就会赚回来,没有关系。

我不知道社保基金持股的情况,因而无法判断它到底是战略性持股还是投机性持股,不知道那些养命钱拿到股市上所起的作用,是否变成了“机构”炒作与操控股市的武器。至于“赚回来”,大概也是没有问题的,至少纸面上应该没有问题,我们要对中国的股市有信心嘛,社保基金账面上会迟早赚回来的。

至于社保基金的管理水平,我也不明白。如果股指下挫多少,社保基金就得亏到多少,这可以算管理合格,没亏到那个比例就算成果,亏得比那个数多才算管理无方,那岂不是太容易“管理有方”了?这还用得着委托给基金公司去管理,干脆就明白说给基金公司送钱好了。

打个比方,管理公司可以把社保基金全部用去买了国债,那就基本可以稳赚不赔了。但可能觉得这个收益不够,于是拿出相当一部分社保基金去了股市,结果赔了很多,但毕竟你资金量大,股市也没有崩溃,所以你亏掉的只是一定的比例,这个亏的比例与国债上赚的比例综合,数字上很容易变成“管理有方”的。

问题是社保基金收益与管理公司酬劳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如果管理公司不管社保基金是赚是赔都可以获得酬劳,甚至酬劳还要上涨,那么获得社保基金的管理委托无疑就是最好的业务,这个业务关系的形成里面必然会有寻租空间。

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以业绩论英雄”。你挥汗如雨,但业绩不彰,所以不能获得太好的报酬,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建筑工人每个月只能拿一千块钱,而一个CEO每年要拿1000万。可能有人说,这是因为能当建筑工人的人太多,而能够当CEO的人太少,形成了不同的劳动力价格。但是,如果CEO不管盈亏如何,都要拿1000万年薪,那么谁不会当CEO呢?社保基金的管理公司就类似这样的CEO,净收入下落1700亿,酬劳还要增加40%,这样的管家太好当了。

这是按照什么在获得酬劳呢?功劳,苦劳?建筑工人一个月拿一千块,与CEO一年拿1000万,合理性是用“功劳”来定义的,一个建筑工人甚至还要因为迟到早退或者砌错了一块砖而被罚款,这也是按照“功劳”来管理的;而基金管理公司无论如何要有酬劳并且还要增加,你说管理公司也不容易,亏是亏了,但事情还是操持了不少,这是按“苦劳”来说的。

这就是一种报酬秩序,大致而言,你居于社会底层,那就不能“旱涝保收”,如果你进入了社会的高等级,那么就可以“旱涝保收”了,而且会有很多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旱涝保收是正当的。例如,前面所说的,能当建筑工和扫地工的人很多,能当CEO的人很少,所以是个CEO,就必然要有高的年薪;再如,亏是亏了,但亏得不算多,本来应该要亏8个亿,他只亏了7个亿,所以还有减亏之功。类似道理很多。

当然,管理者也不总是亏的,赚了钱的时候,还是要“论功行赏”。亏了能够增加酬劳,赚了当然更要增加酬劳。亏了增加酬劳,这是“论苦行赏”;赚了增加酬劳,这是“论功行赏”。如此一来,这个社会中,成了管理者,就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小而言之,你进入了垄断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华尔街法则会应验到你的身上,盈亏不计,酬劳都会不断增长;大而言之,你进入了社会的管理者队伍,那就属于“正确领导”里面的一员,工资和福利、白色与灰色收入,什么都不必操心了。报酬的秩序就是这样。(原题:我们这个社会的报酬秩序)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刘洪波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