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马光远:中国经济回暖的判断在误导决策者和民众
2009年05月10日 10:43东方早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4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将于下周陆续公布,虽然业界预计很多数据不容乐观,但关于中国经济回暖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早在去年年底中国经济下滑最厉害的时候,朝野各界不遗余力地苦觅经济复苏的蛛丝马迹,唱多中国经济,举凡个别数据稍有“环比”的好转,便被视为中国“率先复苏”的证据,情绪之乐观,无不令欧美人士艳羡。最近的典型事例是,国务院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认为,在中央和地方刺激经济政策的有效带动下,我国经济已率先回暖,预计GDP增速从二季度开始恢复上升。据笔者观察,身居高位的张先生应该是第一个判断中国经济已经率先回暖的权威人士。

不管未来的经济走势究竟是L形、V形、W形,还是U形,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种动辄以个别数据的短期表现判断经济走势的做法既不可靠,也会误导决策者和民众。

其实,立足于宏观经济学的视野,我们就会发现,究竟以什么样的指标判断经济是否回暖,的确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尽管统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创建的技术指标更包罗万象,但面对百年不遇的危机,任何统计指标都显出其局限性。除了一些公认的指标外,在中国用以判断经济复苏的指标更可谓五花八门。比如,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的指标就特别另类,他3月份到河南调研,发现金属废品价格回升,便以之作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最新证据”到处宣扬,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更是将猪作为中国经济复苏的象征性指标,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将会以猪肉的大涨为起点。这些“山寨”版的指标虽然有趣,但就靠这个来判断经济是否复苏,和主流的统计指标相比,显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严肃性。

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前4个月的表现来看,尽管经济学界洋溢着一片唱多声,但就指标本身而言,不仅有些指标出现了很大反复,指标之间也互相打架,前后矛盾,不能形成印证关系。

比如,一方面我们看到,进出口依然没有止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双双在负数区间运行,内需刺激的效果不明显,工业利润大降,这些都昭示,经济本身并不乐观。但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信贷增速和经理人采购指数却在强烈地预示经济开始回暖。一面是海水,指标不乐观;一面是火焰,经济在回暖。

我们不妨逐个分析一下几个关键指标之间的背离。

首先,用电量与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背离。作为GDP数据变化的先行指标,发电量被认为是未来经济能否转暖的风向标。在2008年10月、11月、12月,国内火电发电量分别下降5.3%、16.6%、12.4%。今年1月,社会发电量同比下降仍达12%,但在3月份一度出现增长的迹象,这被视为经济触底回升的证据。但4月份全国发电量2747.6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55%。而按理说,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大幅走高、GDP增长的情况下,用电量也应该同步增加。这种背离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回暖的证据依然不充分。用电量在短期可以视为经济复苏的指标,但用电量本身的下跌,背后的因素的确很复杂,可能是因为经济结构调整、大耗能项目减少,但也有可能提前预示着工业产出和投资减少的趋势。

其次,中国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和业界真实感觉的背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1日发布调查数据显示,4月份PMI为53.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五个月回升,累计上升了15个百分点。但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感觉并没有这么好,它们的订单并没有增加,融资难题依旧,运行成本依旧,市场也没有明显好转。因此,它们对一些学者的一味唱多非常反感。

为什么出现了这种背离?这和中国PMI的编制缺陷有很大的关系:中国PMI选取的样本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并不反映中小企业的情况,而且,中国PMI2005年7月才正式编制,没有经历经济周期的真实验证。特别是,PMI走势一般都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下半年掉头向下,也是很有可能的。能否据此判断中国经济处于强劲回升阶段,一方面还需要在样本代表性和指标设置方面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依然需要其他指标的佐证。况且,按照里昂证券的数据,形势并没有如此乐观。以PMI来简单判断经济已经回暖,可能会遗忘那些根本没有被纳入样本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真实生存状况。

这样的背离还有很多,比如,政府投资的大幅增加与民间投资不振的背离,消费的继续低迷与投资继续攀升的背离,股市、楼市的走势与实体经济真实状况的背离,等等。这些冷暖不均的现实提醒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和未来的走势,冷静而理性地质疑,不轻言“率先”回暖,比那些一味乐观陶醉的情绪显然更有价值。

应该肯定,政府前一阶段采取的刺激政策,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这从一些宏观指标已经体现出来。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经济未来的走势究竟如何,的确还不能“率先乐观”,CPI预示的通缩危险依然存在,发电量的下降更是给未来蒙上了阴影,而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和民间投资的不振更成为经济复苏的极大隐患。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理由高唱凯歌呢?

当然,由于大家使用的指标不同,对于经济前景的判断,出现分歧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很多人对指标打架的情形视而不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看到个别指标稍有好转就大呼小叫“率先回暖”。围绕中国经济是否回暖的争议和种种迷雾,也给我们的统计部门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什么样的指标更能契合中国经济的真实生态。

的确,有关中国经济是否复苏的分歧,令我们在统计指标方面的残缺也展示得淋漓尽致。在浩繁的指标中,国家统计机构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测试经济的体温,已成一个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令人欣慰的是,国家统计局已经不再以傲慢与偏见对待各界对统计数据的质疑,对外界的不同看法,也开始以开放的姿态予以回应,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建设性的态度。

当然,也希望我们的学者,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研判中国经济的未来。中国需要的是严谨的学者,而不是一味奉承,在追寻经济复苏的“萍踪侠影”过程中屡屡犯错的预言家。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