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应开放投资,放弃技术壁垒
特约评论员 师小海
在中欧高层经贸对话召开之前,欧盟发布了最新的经济预测,估计今年欧盟地区经济将萎缩4%,欧元区经济可能在2010年都未必复苏。而中国有迹象显示已经度过了最坏的时期。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彼此在经济结构和产业优势上的差异明显,双方在彼此的经济复苏中,有不少领域可以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事实上,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下滑程度较为温和,而在进口方面,欧盟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技术进口来源地,而且仅凭技术这一个因素,在中国进口活动中,欧盟的地位只会越发重要。由于从中国大规模进口一般消费品, 欧盟对中国一直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不过,中国正在扩大的进口活动也越来越明显的透露出,如果欧盟国家能够利用好中国产业升级的机会,对华的贸易逆差将有望缩小。
中国和欧盟的不同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要平衡中欧之间的贸易逆差,只有欧洲国家取消技术壁垒,允许中国进口更多经济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装备和技术,否则失衡难以改变。关于这一点,由于欧盟国家之间观点不尽相同,欧盟作为区域政府联盟尚难以统一内部分歧,一些技术壁垒的突破,还需要中国和不同的欧洲国家之间,进行直接的双边交流来解决。中德、中英、中法等国家之间的双边对话,可能会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继续开放市场的共识。
今年是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一年,对外投资规模也可能创造历史新高。原材料、农产品、初级产品、装备技术等领域,都可能吸引到大规模的中国投资。对处于经济收缩期的欧洲而言,吸引更多的中国资本到欧洲投资,带动区域经济活动恢复活力,这个时候尤其显得重要。至少在今明两年内,源自中国的对外投资,将会是国际间产业投资最活跃的部分。在对待对外投资方面,欧洲一直有良好的开放传统,比如德国的机场行业就对外来投资开放,包括对中国的投资。如果欧洲能远离保护主义, 秉承自由投资和贸易的原则来对待中国投资,让中国的对外投资在欧盟区域获得最大的空间,则在中国对外投资整体“井喷”的时期,欧洲有望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中国大力推广的节能环保领域,欧盟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欧洲的排放交易市场机制,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绿色经济交易市场。中国的“绿色革命”需要全球经验的扶持。欧洲有能力,也有责任,协助中国在向环保经济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欧洲无疑也是最终受惠者。
作者:
师小海
编辑:
缪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