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良好的重建是对逝者的最好纪念
2009年05月10日 07:15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已有评论0

逝者长已矣,来者尤可追。四川省政府7日首次公布,去年5·12汶川地震中,四川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其中有5335名学生遇难和失踪。加上其他省市遇难和失踪的同胞,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数万家庭经年难去的巨大创痛,无数亲朋好友同胞乡亲的追思伤怀。可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重建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它需要经历过千钧一发的救灾战斗考验的灾区人民和举国上下,再拿出坚韧的毅力和抗压力,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重生的山河,重生的生命,和重生的生活方式。

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之所以成为重大事件,在于它们在那个时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催生了新的力量。去年五月十二日的那个重大时刻对于中国来说是被动的,但这个被动的时刻激发出了震撼全球的凝聚力,一种力挽狂澜的凝聚力,一种重新发现政府、社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的凝聚力。在回顾那个揪心的时刻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提到及时的信息公开,提到迅速而全面的应急反应,而所有这些之所以能够发生,最为基础的环节都在于人民和政府自己一起携手推动政府用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诺言。重生在抗灾行动展开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这不仅是灾区的浴火重生,也是社会的浴火重生。

在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刻所展现出来的这种变化,不仅是抗灾成功的基础,同样也是良好重建的基础。抗灾需要爆发力,而重建需要耐力。那些在危难时刻爆发出来的良知良能和果断反应能否坚持为长期的制度,以支撑我们应对艰难重建的考验?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不过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意识到,信息公开等种种危难时刻的进步,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重构人民与政府携手互动的关系,在于政府从人民的动员和参与浪潮中逐渐学会把握自己的定位与责任。有了这种定位与责任意识,那些良好反应的长期制度化才能真正持久。

政府为民服务的定位和责任意识的制度化和持久化,最为根本的动力则在于人民参与的持久活力的释放。对于考验耐力的重建进程而言,各种社会互助的发展和壮大、舆论的关注、民众对于公共事务的有序参与,对于政府与人民携手重建而言至为关键。近日四川省提出,到2010年9月地震灾区要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目标。

灾区人民和政府在抗灾时期经受了极大的考验,他们在重建自救的时期不仅要继续经受长时段的挑战,而且要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适,来消化震灾的冲击。在这个时候,政府和民众的真诚携手,全国民众与政府的携手,对于克服创痛尤其关键。生者对逝者的最好纪念是良好的重建。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