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张丰乾:北京奥运的精神遗产
2008年09月01日 15:59中国青年报 】 【打印

作者:张丰乾

奥运精神永在,不是说它会自动地驻守在北京或植根于中国,而是我们对它的追求和实践永不停歇。北京之后,会有更多的中国城市申办或举办奥运会,届时,我们会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奥运,享受奥运本身的无穷魅力,这正是北京奥运的精神遗产开花结果之时。

再传薪火

北京奥运的物质遗产,以“鸟巢”和“水立方”为代表,日后必将再在更大范围发挥更多层次的功能。但是,物质遗产使用越频繁,时间越久远,损耗越剧烈,所以人们会积年累月地关注它,千万百计地维护它,直到完全抽离它的实用功能,以便更长久地保留它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所以,“鸟巢”和“水立方”最“值钱”的时候,恰好是它们的实用功能都被禁止,而仅供观赏和研究的时候。

和物质遗产相反,精神遗产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后来者不断分享,而且分享者越多,时间越久,范围越广,它越有生命力。但是,因为精神遗产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所以对它的把握更加微妙和复杂,对它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更多的心力——奥运会的魅力,在于把人类各种美好的精神特质和精神追求,通过“竞赛”、“角逐”的方式,以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技巧、形态和表情等形式以及各种运动器械最直观、最充分、最有感染力地展现出来。

北京奥运会的特殊意义在于中国在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付出了太多的代价,遭受了太多的歧视,从身体的颠沛流离到精神的徘徊苦闷,可谓举世无双。故而,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仍有很多人怀疑,奥运会能否在中国“正常举行”。自奥运会开幕以来,北京与中国受到的赞誉美不胜收。但是,假如奥运火炬的熄灭意味着奥运精神的远逝,那将是我们最大的损失。故而,在精心维护北京奥运物质遗产的同时,更需要持续传递奥运精神的不朽薪火,使之发扬光大。笔者认为,北京奥运的精神遗产,大致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人文日新

有西方媒体评论说,北京奥运,展示了一个“新中国”。这首先要归功于它的开幕式。以“表演”的形式来揭示思想和经典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重现文明的传播技术(四大发明)和传播途径(海、陆丝绸之路),其内容和形式虽然有争议之处,但这种眼光和立意在此前各种大型的文艺表演中很难见到,可谓知新以温故。这其实也是导演团队集思广益和“自我刷新”的结果,同时又是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结果。中国文化界要拿出新的传世之作,非有如此的专心、专注和专业不可。

奥运赛场,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纪录诞生。无论“新手”还是“老将”,都全力以赴突破历史成绩,刷新奥运纪录固然值得自豪,但提高个人成绩才是每一位运动员都需要努力的目标。故而,表面看来是自己和他人的竞赛,实际上却是彼时之我与此时之我的竞争。栾菊杰的重返赛场,冼东妹的产后复出,杜丽的败后夺金,女排的力挫古巴勇夺铜牌,都是这种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精神的鲜活体现。

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聚会,无论是演出还是比赛,都是为了祭神。而现代奥运会的肇始就是把各种比赛人文化,从而使这项古老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北京奥运会从申办、筹办到火炬传递到比赛展开,我们看到各种新奇有趣的服饰、发型、贴图、加油道具,和别出心裁的庆祝方式以及幽默俏皮的流行语录。世界人民热爱生活,善于想象,赞美创新,突出个性的精神面貌集中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这也是奥运精神遗产不可或缺的部分。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张丰乾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