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抗震救灾民间监督不能缺席
2008年05月27日 09:07新京报 】 【打印

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昨日发布公告,从26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一批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以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发放工作的监督,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序有效推进该省抗震救灾工作。(据新华社5月26日电)

为帮助万千受灾群众脱离苦难、重建生活,最近十几天里,中央政府调用国家财政,已先后拨款近百亿元,还计划在今后三年中,每年安排700亿元救灾基金用于救援和灾后重建。与此同时,汶川地震也深深牵动了海内外中国人的心,各种自发捐款已达近300亿人民币。除此之外,大量救灾物资,如帐篷、食品、饮用水等,也源源不断运到灾区。这些财物将如何运用、能否到达灾民手中、会不会产生社会满意的效果,也引来人们的密切关注。

抗震救灾组织者需要意识到救灾资金和物资公开公平和有效使用的重要性。成千上万人突然之间成为灾民,他们不仅在身体上、也在心理上受到了严重伤害,赈灾中的任何不公,都会加重他们的精神受伤感。中华儿女在灾难发生后,以各种方式充分表达高尚爱心,他们同样不愿看到美好的情意在救灾过程中被滥用。无论灾区群众还是奉献爱心的国人,都希望抗震救灾或灾后重建过程,也是一个精神成长、灵魂提升和组织健全的过程。

要让近千亿的救灾资金和不计其数的物资用得恰到好处,就必须发挥各种监督机制尤其是民间监督渠道的作用。在资金和物资大量调集到灾区后,中央政府已经派出监察、审计机构,声明要严密监控资金和物资的运用与分配,这对安定民心、有序开展救灾,无疑是一个良好保障。然而,除了政府内部的监督制约外,社会力量也有必要纳入这个监督体系。毕竟,在地震发生、各地捐款捐物的过程中,人们对所捐钱物会不会被截留贪污、不当运用非常关注。

正如在这次地震灾难发生后,大量民间志愿者和社团自发组织参与救灾行动,为抗震救灾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样,安置灾民和灾后重建,民间力量依然不能缺位。吸收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参与救灾监督工作,将最大程度地防止救灾钱物被不当运用,最大程度地保障救灾过程的公开透明。这有利于灾区民众进一步树立对政府的信任,也是对国人爱心的一个交待。

□妮梦舟(北京 学者)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妮梦舟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