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必有所应。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群众关心的上学、就业、就医、养老、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项项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归纳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的这些惠民政策,一个新的“民生清单”跃然眼前,让人心驰神往。(3月5日新华网)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其时,胡锦涛总书记在工作报告中为国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生活新图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解读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的一项项“民生清单”和一组组具体数字,可说是对“五有”目标的细化和落实——
学有所教——教育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家未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之外。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也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地方财政也都要增加投入。这些政策的出台和深化,可有效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是国家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同时也表明中央正在从义务教育这个基础环节和经济困难学生这个贫困群体入手,着手建立比较完善的财政保障政策体系框架,以推动科技的创新、人才的培养。
劳有所得——“劳有所得”是十七大报告中一项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之一。劳有所得,首先要保障有劳动能力者充分就业,其次要保障劳动者获得相应的报酬。在“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建立并完善防止工资拖欠的法规和机制”“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近年先后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只有把经济发展成果合理分配到群众手中,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病有所医——“看病难、看病贵”,是近年百姓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要扩大到全国50%以上的城市;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用两年时间将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80元;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疾病患者免费治疗力度……这些措施不仅可使更多患者直接受益,也将更好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老有所养——老有所养就是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幸福地安度晚年。在总理的报告中,虽然对于这方面的表述不多,但是却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发展方向,即从今年1月1日起,再连续三年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这是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
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是中国人数千年来不变的生活理想。唐代诗人杜甫曾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对此,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将达到68亿元,比去年增加17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增加这方面投入。相应的对策还有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占社会大多数的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让他们在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下“住有所居”、梦圆成真。
解读这一份份沉甸甸却又振奋人心的“民生清单”,品味报告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等关键词,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央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正在高调践行中化茧成蝶,引领我们快速奔向“五有”新生活……
作者:
高福生
编辑:
陶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