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艳照门”事件显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危机
2008年02月13日 09:28今日开州 】 【打印

具有反讽意义的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干的事件,即所谓“艳照门”事件和南方雪灾,居然同时成为鼠年伊始中国的最大公共事件。进入任何一个网站,几乎都可以发现“艳照门”“雪灾”两个关键词在主页的显要位置“携手”并列。那边雪灾五十年不遇,受灾人数近一亿,受灾经济损失近千亿;而与此同时,新浪博客显示,这边近十八万网民“积极参与”关于“艳照门”事件的讨论投票,网上上载的相关图片和文章被疯狂点击,闹得不亦乐乎。

这是怎样的讽刺!

从文化角度看,追究艳照是真是假,或调查上载者为何人出于何种动机,都是没有意义的(最多具有法律意义)。值得关注毋宁是:为什么这么多媒体对此事表现出超常的热情和兴趣?为什么这么多网民津津乐道地欣赏网上的“艳照”?难道就没有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报道、讨论了么?多少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花费了多少版面来追踪报道此事件?

下面我试图引入社会学中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理论分析这个事件,我的结论是:“艳照门”事件凸显了当今中国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危机,它表明,公共领域的私人化或私人领域的公共化的结果,将是二者的两败俱伤。

艳照是私人在私下场合拍摄的,也是私人自己收藏的,不管其目的是什么,格调是高是低,它都是典型的私人事务(物品),属于私人领域。但一旦在公共领域曝光,这些艳照就迅速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大量媒体带着不同的目的和用心积极卷入,大量网民同样带着不同的目的和用心极度关注。于是,私人事件(物品)转眼间成为公共事件。这就是私人领域的公共化。

私人领域的公共化的结果之一是私人权利被侵犯,“隐私”之所以是隐私,就在于它是隐(不可见)的和私(私人所有)的。一旦被曝光就不再是隐私。所以,侵犯乃至摧毁私人领域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它公共化,使之不再具有隐蔽性和私人性。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私人领域的公共化只能表明它进入了公众媒体,成为公众话题和媒介事件,失去了其不可见性,不再成其为“隐私”,但却丝毫不能改变其内容的私人性质。为了理解这点,我们要引入公共性的另一个含义。

所谓“公共性”有两个基本含义,一个是可见性,二是与公共利益的相关性。两者有时是重合的,有时是不重合的。重合的例子比如南方雪灾,它既是呈现于公共空间的,可见的,同时又是关乎公共利益的。不重合的例子如:在曝光之前,“非典”虽然是一个关乎公共利益的事件,但却没有在公共空间呈现出来,不具备可见性。

艳照属于另一类不重合的例子。一方面私人艳照因其进入了公共媒体而获得了可见性,丧失了不可见性,就此而言,它获得了第一个意义上的公共性(可见性);但同时艳照并不能因此变得和公共利益相关,因此它仍然不具备第二个意义上的公共性。许多和明星隐私相关的私人事件多属于此类情况。比如前段时间媒体爆炒李亚鹏、王菲女儿的兔唇事件,还有此次的艳照门事件,都是这方面的典型。尽管被媒体爆炒,我们仍然完全不知道李亚鹏女儿的兔唇和公共利益有何关系。

私人领域的公共化不仅侵犯了私人利益,也毒化了公共领域,使之伪公共化。就“艳照门”事件而言,它不仅改变了私人隐私的性质,而且也使得公共领域徒有公共之名而没有公共之实,使之不再关注真正值得关注的事件而热衷于炒作名人绯闻。公共领域的毒化还是对公民权益的侵犯,因为这样一来,公民的切身利益在公共领域得不到保护,损害公民的政治权利的现象不能得到媒体的应有关注,无法成为公共事件。

看来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我们的媒体和相当一部分网民,真的是病了,病到了离开明星的趣闻轶事无法活下去的地步。在这里,我不能否认人大概都有窥视艳照的阴暗心理,这或许是人的本性,对这种本性,我们似乎不能指责什么。但是我相信,在一个优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这种阴暗心理会得到引导,限制在隐私领域,而不是一路高歌进入公共媒体,发展为全民性的公共事件。就此而言,说我们的文化病了大约并不为过。我们要问的是: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会极大地培育和光大这种阴暗心理并使之在公共领域大出风头?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陶东风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