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中国农村养老向何处去?
2008年02月04日 11:47光明网 】 【打印

二、社区养老——养老院模式是否有推广的可能

既然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困境,那么作为目前农村社会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式——养老院,是否就成了农村老人最好的归宿?

养老院目前还不能成为农村大多数老人的幸福归宿,农村

多数老人进不了养老院,主要原因是子女反对。“养儿防老”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思想,近些年虽不常提了,但老年人靠子女照顾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状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思想也会在社会大变革的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体现在老年人身上,就是在何处养老,怎样养老问题上的新观念。

过去,只有孤寡老人和五保户才进养老院,凡有子女、有亲属的老年人,享受不到这个社会福利待遇,老人都要在家中度过晚年。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头脑里就产生了一种思想:老人去敬老院是不幸福的,不是子女不孝就是家庭失和。若是家中的老人主动提出去敬老院,大多数子女都会持反对意见,因为此事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落了个不孝的罪名?

同时,农村养老院本身的发展状况也制约着农村养老社会化的进程。记者走访过我市不少乡镇养老院,大多老旧不堪。绝大多数乡镇养老院因经费严重不足只能收养孤寡老人、“五保户”等,而对有子女的老人普遍不予接收。前些年,这些养老院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乡镇财政拨付、村统筹、院办经济与一小部分社会捐助,可农村财政的捉襟见肘使敬老院几乎入不敷出。

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养老院的历史原因,同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恰当的结合,使原有的社会福利性质改变为“政府福利投资建设,养老院按市场收费经营”的新型模式,导致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的同时,养老问题与困难也相当突出。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能否解民忧?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是由农民出资,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参保农民年老后享受养老金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深入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由国家组织实施的社会养老形式,将成为我国农村人口养老的必然途径。

在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比较好的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烟台市1999年有近6万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发放养老金400多万元,人均70多元。农村养老保险开始成为部分农村老年人获取稳定收入的一个来源,并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补充。

但目前而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保障基本生活,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分为2元、4元、6元……20元十个档次,而参与投保的绝大多数是最低的档次,即每月2元钱。按照民政部门规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计算表》最低交费标准,交费10年后每月可领9.4元,15 年后可领9.9元。假如每月交4元,10年后每月可领9.4元,15年后每月可领20元。由于管理费增加及银行利率变化因素,实际领取的标准可能还要低。从实际操作来看,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难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张增国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