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记者,请保持观察者的独立记录者的坚贞
2007年11月08日 09:10南方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新闻媒体] [记者节] [中国记者]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一年一度这是一个机会,新闻工作者反观自身:我们的处境、我们的作为、我们的初衷、我们的期待。

已近年尾的2007年,对中国新闻工作者来说,依然可以盘点出那些追寻真相的冲动与成绩―――九江大桥断桥事件、凤凰石桥塌垮事件、山西黑砖窑奴工事件……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些新闻调查的进展,停在了半路。舆论监督的权利,遭遇遮蔽真相的权力,依然脆弱。

已近年尾的2007年,对中国新闻工作者来说,还有一些让人沮丧的坏消息,这些坏消息来自我们的同行。

兰成长在山西被煤老板打死,但是被害者本人涉嫌敲诈。这是多重的悲剧,令人羞愤交加。煤老板的黑社会化倾向固然可耻可怖,大量真假记者在矿区的受贿、敲诈行为也着实没什么光彩。严厉一点去反省,记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软权力换取私利,这在行业内并不罕见。舆论监督的权利尚未独立且不完整,舆论监督者便已经开始寻租―――或许新闻人与其他社会人没有本质的区别,人会被光荣感召,也会被利益诱使,只是在一个普遍腐败的社会里,一个记者更容易背叛他的职业、玷污这个职业的荣誉。

北京电视台上演“纸包子”假新闻,这是令人费解的闹剧,让人恨其愚蠢、怒其不争。有关“纸包子”假新闻的新闻,最初比“纸包子”更让人感到难以置信。但是仔细追究这怪事成因,我们看到电视台内部企业化的雇用制度和竞争规则,看到机构利益主导之下新闻工作的偏离和扭曲,为拼收视率、为内部竞争、为职业前途、为眼前利益,在现实规逼之下,假新闻炮制出炉顺理成章不足为奇―――或许理想、使命和光荣,并不是这个行业的全部内容,媒体本身就有企业逐利的一面,那些为广告客户撰写的软文,那些在利益诱惑之下放弃的负面报道,也是当下中国新闻媒体的真实。

某地方报纸做了一个崭新的“假版面”申报中国新闻奖。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这超凡的想像力背后,有追逐利益的动机,但更多的是一个缺乏专业精神的新闻机构的虚荣和轻佻。它对自己没有尊重、对自己所在的体系也没有尊重,这个笑话不过是一个不尊重专业的体系对自己的报复。然而这一类型的新闻机构,也是中国新闻行业的真实的一部分。

已近年尾的2007年,新闻媒体和新闻人自己爆出了几则颇为轰动的负面新闻,这让整个行业倍感耻辱。然而,这些耻辱的故事泄露了久已存在的行业现实,被寄予厚望的“社会良心”面临祛魅―――神话破灭,回归真相,这并不全然是一件坏事。

中国新闻行业的真相是什么?新闻媒体是中国社会现实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例外。在这个庞大结构中,新闻媒体的位置非常尴尬,它在权力面前是弱者,它在资本面前不是强者;它在公众面前难免逞强的承诺,但它明知独立完整的舆论监督是不可能的任务。在这个混杂失信的环境里,新闻媒体的性格具有两面性,时而以理想主义自我鼓励,时而以现实主义自圆其说;有些人为理想和光荣、真相和正义而战斗,有些人为小权力小利益而谋职混饭。

体制的约束和社会恶势力的阻挠在事实上妨碍记者探寻真相,但是这不过是外部的障碍、是改变新闻人行动的力量。然而,体制结构决定行业的尴尬位置和软弱性格,社会潜规则扭曲从业者的职业初衷和价值取向,这便从内部改变了新闻行业的主体意志、新闻人的主观意愿。可怕的从来都不是外部的阻挠,真正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这样一种危险:新闻行业也许被它的监督对象所同化,至少存在着被同化的压力;而新闻人也常常要面对孤立的压力、失望的打击、利益的诱惑,如果没有坚定的内心力量,新闻人也许就会放弃职业理想,滥用职务权力。

在令记者感到羞耻的今年,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比想象的更加艰难;在记者必须重温初衷重拾理想的今天,我们明白自己必须比自己所能够的还要坚定。2007年记者节,我们希望能够祛魅之后再复魅,在内外交困的压抑中,我们格外需要这样的信念:有一群人不可能放弃理想,有一群人永远对真相忠诚,有一群人奔走淹没在人海当中但是保持观察者的独立、记录者的坚贞,这群人,他们是真正的记者。文本来源:南方都市报

下一页:笑蜀:重申权利 更须重建信仰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南都社论   编辑: 吴飞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