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沉寂多时的两岸军事互信议题再度浮出台面。3月16日,台“行政院长” 吴敦义在接受“立委”质询时提出进行两岸军事互信谈判“两大前提”:一是确保“国家”安全,台湾绝对要保持能够自我防卫台澎金马安全的“国防”力量,这是大前提;二是在此大前提下,还须循序渐进地进行谈判,像如何避免“擦枪走火”等可以先谈。3月17日,国台办发言人杨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回应说,“大陆方面赞成两岸适时就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进行探讨”。
“没有互动就没有互信,没有互信就没有安全”,两岸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建构两岸互信机制,其中便包括了两岸军事互信机制。近年来,僵持多年的两岸关系因为国民党的重新执政而出现重大转机,军事互信机制在两岸政策的讨论中也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军事互信机制是否能够运用于两岸关系之间,其基本假设是两岸间因缺乏互信而有发生军事误判之可能,而这种误判将对台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从长期以来的台海安全形势与实践来看,海峡两岸均有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意愿和需要。
何为“军事互信机制”
军事互信机制,又称“信任建立措施”或“建立信任措施”(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简称CBM),其主要功能在于消除军事活动中的秘密以降低彼此的敌意与威胁。首见于1975年欧洲安全暨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所达成的赫尔辛基最后议定书,其主要概念是透过军事交流、信息互换与例行查证等规定,让敌对双方增加彼此决策机制与战略意图的了解,避免因误判对方意图而造成意外的战争。1992年,欧安会各成员国达成维也纳文件,标志着军事互信机制走向成熟。
广义的信任建立措施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宗教及意识形态等领域,指从整体上改善安全环境、缓和紧张局势及提高相互信任而采取的措施。而狭义的信任建立措施,就是在军事领域采取各种直接涉及改善安全环境的措施,主要是增加军事活动的透明度,使军事活动在一个可控的规范内进行,减少军事安全领域的猜疑及误判。具体而言,军事互信机制包括:宣示性措施、透明性措施、沟通性措施、限制性措施、验正性措施及综合性的安全措施。
军事互信机制最初是用于处理国家间政治安全关系和军事安全关系的重要保障,欧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都有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实践。有许多国家运用“信心建立措施”的机制与方法,藉由敌对国家之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成功地缓解了紧张的对立关系。冷战后,随着国际冲突国内化和一些国家部族派别矛盾冲突的激化,军事互信机制也逐渐成为某些国家保证内战停火、结束国内敌对状态和实现内部和平的重要手段。当前,建立军事互信机制不仅发生于国家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国家与地区间、国家内部交战团体间。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接受并在国际实践中积极推动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同俄罗斯、印度、东盟、中亚等国家建立了军事互信机制,关于信任措施建立的原则、程序、内容方面的经验已经相对成熟。近十年来,随着两岸关系发展演变,军事互信机制也在两岸政策的讨论中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国民党重新执政后,能否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成为各界关注与期待的焦点。海峡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针对海峡两岸的特殊情况所做出的特殊安排,在前提、目的、身份及内涵等诸多方面均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建立的军事互信机制。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具有一般军事互信机制的共性,也有两岸军事安全互信的特性。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邓允光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