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及搭载的“直-9”在高雄吸引众多观众
2009年04月05日 12:59 】 【打印已有评论0

台湾民众排队等候参观“雪龙”号。 中新社发 耿军 摄

中新社记者 邓敏 耿军

“你们有没有看到企鹅、海豹?”

“是不是很冷?会不会很辛苦?”

“大陆的科研人员都好帅哦!”

台湾高雄港,刚自南极结束第二十五次科学考察的“雪龙”号静静地停泊于真爱码头,甲板上却人声鼎沸,船上的科研人员屠景芳、陶振铖等人正在回答上船参观的高雄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应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等机构的邀请,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四月一日至四日停靠台湾高雄港,除开展海峡两岸极地科学考察交流与科学普及活动,二日至三日还免费向当地民众开放参观,被台湾媒体称为两岸极地交流与合作的“破冰之旅”。

四月二日,南极科考队向邀请方赠送了队旗、南极石、南极磷虾和鱼类标本等礼物。四月三日,科考队的六十多位专业研究人员赴台湾海洋生物馆举办学术报告,介绍大陆的极地考察历史和南极昆仑站的建站过程,交流讨论两岸今后合作南极考察的可能性。

南极科考队员靡文明告诉中新社记者,四月二日登上“雪龙”号参观的台湾民众超过一千多人次。“开放时间从早晨九点到下午四点半。除了上岸进行学术交流的专家,我们特别安排了四十位科研人员作为讲解员,分两班轮流为前来参观的民众讲解。”

“所有的地方都允许拍照,甚至录像也可以。南极科考是全世界共享的,我们不隐瞒任何数据。”负责中山站、昆仑站建设的刘笃斌是来自中铁建工集团的南极施工部项目经理,已经过去四次南极的他指着“雪龙”号实验室的设备仪器邀请参观者尽情拍照。

台湾中山大学海洋研究所的三年级研究生叶小姐与两位朋友侯小姐、谢小姐一起在“雪龙”一层甲板的实验室参观,仔细地研看着实验室里的仪器设备。“我们以前从来没有上过破冰船,这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正在“雪龙”号上拍照的古先生、陈小姐也是来自中山大学的海洋资源系,“如果能够有机会去南极,那当然是一辈子难得的经验。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参观破冰船,这艘船真的很不错。”海洋化学专业的古先生表示,他也有和“雪龙”号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大家沟通起来完全没有障碍啊!”

在“雪龙”号最大的船员餐厅,记者发现了高雄邮局特设的小柜台,桌面上摆满了台湾的特色邮票,同时也为科研人员代寄邮件。业务专员郑守梅兴奋地告诉记者:“邮票销售很好,我们正在考虑是不是要回去再取一些来。”

七十九岁的刘老先生曾经是一位船员,这次他专程来看一眼来自大陆的“雪龙”号。而带着八个月宝宝的周先生正搂着妻子一起合影留念,原来他的妻子吕志琴正是一位大陆新娘。

后甲板上停放的“直九”型直升机吸引了许多观众。当他们得知这是大陆自己制造的飞机,连连称赞。跟随记者的高雄港警察局的警员也争相在“直九”前照相留影。

六层甲板上的驾驶室里,身着校服的乌松国中学生惊奇地围着宽阔的操作台看个不停,“外面看起来很小,里面原来这么大啊!”“雪龙”号船长王建忠遗憾地告诉记者,他目前已无法再与人交换名片了,“台湾民众太热情了,我的名片全都发光了。现在正在用复印机赶制。”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