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军演俄军人印象: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作战(图)
尽管天气炎热,每名官兵都是浑身大汗,但刚从训练场上下来的每名俄军官兵都按要求穿着防弹衣 李宣良摄
“战斗比训练容易”
本报记者探访参加“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俄军野营村时,恰好看到刚刚结束训练的俄方士兵归营。这些年轻的俄罗斯士兵所穿着的暗绿色基调迷彩服,与著名反法西斯战争电影《星星》里面那些英勇善战的侦察兵所穿的迷彩服非常相似。只不过,每个俄罗斯士兵身上的衣服都浸透着汗水。
看着这些归营的士兵很快就列队去冲澡,俄军中士切尔内什对记者说:“中国朋友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生活条件,野营村里有浴室、国际互联网络室、活动室等,我们非常感谢中国军人。”但是,他话锋随即一转,“条件虽然优越,作为军人却需要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作战。”
据俄军参演部队摩步营副营长库基科夫大尉介绍,此次演习期间,俄罗斯士兵每天都要从上午10时一直训练到下午3时左右才能吃午饭。切尔内什则说,由于所担负的任务不同,俄罗斯士兵在国内的训练强度比在这里要大得多。
这时,俄陆军总司令新闻事务助理伊格尔·科洛什科夫插话,引用了一句俄军“流行语”,俄方年轻的翻译官用不甚流畅的汉语说:“俄军认为,训练不容易,战斗很容易。”闻听此言,记者立即想到中国军队也有相似的理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崇尚强调突击的苏沃洛夫
采访期间,俄方军官递给记者一份俄文报纸。翻译介绍说,这是分发到俄军参演部队每个分队的俄罗斯远东军区机关报《苏沃洛夫突击》的联演特刊。记者看到的是该报第4期特刊,其头版头条大标题是《中俄两军友谊和信任的秘诀》,而中俄军人在野营村开营仪式上热情握手以及两军参演部队肃然列队的大照片,几乎占满了整个版面。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张学勤
|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