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参加“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中俄部队进行了第一次现地合练,双方出动坦克、装甲车、战斗机、直升机等装备,实施了伞降、索降、机降、突击合围等战术动作,对“恐怖分子”进行了快速打击。中广网记者陈欣 邱翔摄
新华网吉林洮南7月19日电(记者 李宣良、白瑞雪)即将于7月22日开始的“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是中国军队自2002年以来与外军举行的第29次联合军演。国防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欧阳维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日益频繁的联合军事演习,已经成为中外军事交流的重要途径。
中外联合军演是适应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
欧阳维认为,中外联合军演数量的不断上升、频率的不断加快,是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面临安全威胁的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上升的形势。在全球范围内,恐怖主义、网络攻击、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海盗行动、人道灾难、自然灾害、难民问题、地区动乱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呈现全球流动趋势,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大大上升。
“这些安全威胁的重要特点是‘跨国性’很强。”欧阳维说,“要有效应对这些威胁,仅靠一国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国家之间进行有效的安全合作。我国近几年来与外国军队之间的联合军演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这个客观趋势的需要。”
中国与有关各国安全互信不断增强
欧阳维认为,联合军演的增多,还表明中国与有关各国的安全互信正在不断增强。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必要的互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事上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因此说军事关系是国家关系的试金石并不过分。”欧阳维说,国家之间寻找共同接受的课题,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方面的课题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往往是增加国家和军队之间互信,从而获得安全稳定环境的重要途径。
通过联合军演,军队之间加强了解,把握了对方的企图和能力,能够达到增信释疑的目的,就能从另一种途径获得国家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说,联合军演越多,国家安全就越有可能得到保障。
联合军演提高中外军事务实合作水平
“从根本上看,联合军事演习不是在‘作秀’,而是要得到安全的实惠。”欧阳维说。
他指出,演习随着国家关系的不同,性质也不尽相同。如有同盟或联盟性质的关系,军队之间举行联合演习基本与本国军队相同,演习的针对性、现实性很强。也有战略伙伴或准同盟关系,军队演习象征性、政治性强,针对性较弱。还有友好国家关系,通常在特定领域进行联合演习,如救灾和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有加强了解,增进互信的作用。
欧阳维预测,未来我国与外国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将更加关注于务实合作,着重解决需要联合应对的现实安全问题。
如需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就应在演习课题、使用兵力、战法运用、组织指挥和行动保障等方面瞄准实际需要组织联合演练。
如共同应对海盗袭击,就应以反海盗行动需求为牵引,以指挥协同、通信联络、联合救助和行动方式等方面为课题组织联合演练。
“只有不断提高联合军事演习的针对性,才能真正提高中外军事务实合作的水平,更加有利于国家安全利益。”欧阳维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李宣良、白瑞雪
编辑:
印权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