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中心主任 赵干城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笔者曾在本报的一篇小文中对尼泊尔政局的重大进展表示惊叹,认为普拉昌达领导的尼共(毛主义)在议会选举中出人意料的胜利为这个喜马拉雅高山王国的政治演进奠定了基础,只要他能够顺利解决国王的出路和军队的整编,尼泊尔有望在经过十多年的内战动乱后走上新生。可惜普拉昌达虽然完成了推翻王朝的历史使命,却无力整合各派政治势力。
今年1月笔者有幸随团在加德满都拜会普拉昌达总理,这位教书出身的尼泊尔强人对中国客人一再强调他和他领导的联合政府有信心率领这个国家从混沌走向秩序。言犹在耳,加德满都的事变已经开始粉碎这个良好的愿望,混沌似乎将再一次统领加德满都的街道。
普拉昌达被迫辞职的导火索看似起于对陆军参谋长的解职,但毛派的同盟军尼共(联合马列)退出执政联盟之举显示了危机的真正原因是执政联盟内部无法达成均衡,反对党因而乘势而起,尼泊尔大会党虽然在选举上比不过毛派,但在其他政治游戏中却游刃有余。
尼共(联合马列)是议会第三大党,其主席也兼任宪法起草委员会的主席,因此该党的支持是毛派能够继续当政的关键。大会党在该党退出执政联盟后立即要求普拉昌达辞职,可谓瞅准了时机,因为这是大会党通过某种途径重掌政权的机会,稍纵即逝。
令笔者好奇的问题是尼泊尔各派如此争斗究竟便宜了谁?现在有消息指出,印度在这场斗争中起了关键作用。由于印度的支持,尼泊尔的总统虽为名义国家元首,但仍坚持干预,其逻辑是,若非有背景,总统的地位何以在这场游戏中得到如此提升?印度历来将尼泊尔视为其范围,可以发表各种观点,乃至行动性的干预。
在尼泊尔学界因而有一种说法:尼泊尔最不愿看到的是成为“第二个锡金”。众所周知,印度对毛派颇有疑心,尽管对民众的民主选择,印度也不便指责,不过印度一定比较欢迎除毛派以外的选项。这是所谓印度干预的政治理由。但将尼泊尔的动荡完全归咎于外因恐怕也未必站得住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