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中国军工] |
告别“筛沙组”外号
在我国的常规兵器试验中,弹丸的破碎性试验以前一直按苏联传授的办法进行——把沙子作为破碎介质,将被试品埋在沙子中起爆。一搞这项试验,筛沙子的人员就抱怨:不光劳累,还得天天吃土,费工费时,效率又低。因此,有好多人都不愿意到这个组,说威力组是个“筛沙组”。一般的大学生不愿意来,一般的工人也不愿意来。来了的不少人也都有情绪。也曾有技术人员进行过大胆尝试,想以水作为破碎介质来代替沙子,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而未能实现。
为改变这种落后的试验方法,火炮弹药试验室工程师邝积玉主动挑起了弹丸破碎性试验新方法研究的重担。他带领技术人员四处奔走,拜访了很多专家,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经过反复研究提出了改进方案。经过中心领导的支持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充分讨沦、论证,该方案终于付诸实施。
水介质弹丸破碎性试验首先要修一个大水池,耗资较多。当时中心不但经费十分紧张,还有人担心若产生二次破碎,试验失败了不好交待。面对这种情况,这个项目上还是不上?不上最保险,而上就要冒风险。是舒舒服眼的因循守旧,还是担风险,立志革新?中心党委认为,这不仅是研究一项新技术的问题,而且是对传统试验方法的一次挑战,是一场科技方面的革命,是自力更生,破除洋教条的大事,担风险是值得的。决策作出后,经过艰苦的奋战,水池终于建成了。
任何新生事物都不会十全十美,水介质爆破水池也不例外,建成后不久便出现了下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工程技术人员立即采取加大水池边沿等措施,减少了其对地面的压力,阻止了水池继续下沉。
水池的建成只是整个工程的一部分,接下来还要安装减压设备、打捞设备、破片称量与分捡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等等,难度都很大。尤其减压设备的研制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怎样才能减少爆破瞬间巨大的冲击波对水池的压力呢?当时心中没有底。
带着这个问题,邝积玉开始广泛搜集信息,在北京看到一本资料中介绍国外有利用气体做缓冲垫的,而关键问题是能否做出一套既能充气、又能控制充气量大小的装置。为此,他首先购买了符合试验要求的充气机,然后用直径近20厘米的钢管弯成圆环并钻孔。开始因为孔钻得大而且少,形不成气幕,改钻小孔后情形大有好转,但仍不理想。于是他又增加了数万个孔后再次试验,终于形成了气幕,效果理想。
运用到实际爆破中会怎么样呢?大家先用较小的炸药柱起爆,然后再用较大的炸药柱起爆,最后用实弹起爆,从小到大地做了对比性试验。从测得的数据看,效果理想,而且水中起爆后的弹片棱角比沙中保持的更好。经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审定,水介质弹丸破碎性试验完全可行。
为慎重起见,中心又从北京请来了测抗力专家。经鉴定,中心做的气幕可减少起爆冲击波压力的百分之九十。此后,中心又很快研制出了弹片自动打捞设备,在起爆前铺在起爆池底部,在起爆中保证不被损坏,起爆后能很快将需要收集的弹片全部自动收齐。其他一些设备经过努力,也都一一得到解决。
一项新的水介质弹丸破碎试验方法从此诞生了。新方法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而且减轻了参试人员的劳动强度。此项目荣获全军科研成果二等奖。
“马格努斯效应”试验前后
我们知道,常规弹丸有一个非常显著特点就是高速旋转(每分钟可高达20万转),又由于飞行中速度向量线与弹轴不一致,即两者之间有一个夹角(攻角),这两个条件的同时存在,使得常规弹丸在飞行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力和力矩,这个力和力矩的产生称为马格努斯效应,它对弹道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这是常规弹道的显著特点,是远程尖端武器没有的。
为测出这种马氏效应,上世纪90年代,射表室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用改变弹丸质心位置的方法进行试验测量。其过程是先对制式弹丸进行改造,使其在外形不变、质量不变的条件下,人为地让质心位置后移10公分到20公分。为做到这一点,射表室里的同志曾提出让中心弹药勤务站砂弹厂承担这项任务。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相关新闻
作者:
纪保成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