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直升机] |
直升机上没配特别的逃生设备,从起飞那一刻起飞行员和直升机同命运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 徐壮志) 题:我不愿相信这是真的--致失事直升机上的战友们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一架执行救灾任务的直升机失事!”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把我这几天刚刚平复的心再度击碎——就在几天前,我还在搭乘他们的直升机,奔波于各个灾区之间。
我祈祷他们能平安归来,但作为一名略懂直升机飞行知识和灾区地形的军事记者,我同样知道:陡峭的高山峡谷,连一个人站立都非常困难和危险;湍急的岷江,更难以寻觅一块足以托起生命的降落平台……
我知道,直升机上并没有备什么特别的逃生设备,从离地起飞的那一刻起,飞行员,已注定要和自己的直升机同命运。
我也深知自己这些战友们的倔强,不到最后一刻,他们如何肯放弃机上搭载的人们,以及与自己风雨同飞了多少年的“战友”——直升机呢?这些平日里默默飞行的雄鹰,在空前的地震灾难发生后迅速起飞,成了灾区人民生命和希望的“吉祥鸟”。翻开我的采访本,上面还记录着这支英雄部队的震后一个行动时间表。
参谋长杨磊告诉我:“贴着大山飞行,飞一个小时所耗的精力,相当于平时飞4小时。”
而这段时间里,飞行员们平均的空中飞行时间多达8至12个小时,在一位特级飞行员的记忆中,这样大强度的飞行,从未有过。
汶川、北川、青川……只要是有生命需要拯救的地方,都有这些雄鹰的身影。从县城到边远村寨,处处都回荡着直升机起降的轰鸣声,至5月19日中午,救援部队在直升机的协助下走进了四川全部40个重灾区的405个村社。
包括陆航团长余志荣在内,这支部队有7名飞行员的家在灾区。这些飞行员们每天驾机从家乡的上空飞过,却顾不上向自己的家园看上一眼。
看多了这些飞行员贴着树梢、电线有惊无险地灵巧飞行,看多了他们在狭窄的平地上不差毫厘的降落……在最初的紧张过后,我已经渐渐习惯了直升机在峡谷中擦着大山飞行的惊险,习惯了直升机在强烈的气流中震颤着前行的颠簸,习惯了灾区翻云覆雨的气象中所蕴藏的风险,直到事故发生……
相关新闻
- · 成都军区一架执行救灾任务的米-171直升机失事
- · 新型军事装备不是万能的:救灾中技术过硬最关键
- · 中国唯一国产大型直升机直-8抗震救灾纪实(图)
- · 俄计划耗费3亿美元研制米-54未来型直升机(图)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