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日,长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将弥补中国火箭运载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惠子发自北京 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声号令之后,一个直径5米、最大有效载荷25吨的庞然大物缓缓升空。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目标将在六年后成为现实,庞然大物的名字叫做长征五号。“这将使中国火箭实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在两会期间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专访时说,目前全院正在积极组织研制。
对于梁小虹来说,这的确有些来之不易。为了这一步,中国航天人已经奋斗了20多年。
三大优势赶超国际一流
中国大推力火箭的论证起始于1986年。“当时的主要考虑是发展大直径、高可靠、无污染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以因应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和中国未来卫星发射、深空探测的更高需求。”梁小虹说。然而,正式批准研制却要到21年后。2007年5月10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批准大推力火箭作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投入研制。
这一消息让包括梁小虹在内的航天人兴奋不已。“目前中国的火箭在200公里低轨道最大有效载荷是10吨,36000公里高轨道最大有效载荷为5.1吨,这个运载能力和发达国家的相差一半,长征五号的出现无疑弥补了这一差距。”同时身为火箭高级工程师的梁小虹说,长征五号可以一箭双星或一箭一星发射大卫星、重卫星、重20吨以上的空间站,以及月球车。“运用到月球车的探月工程‘落’、‘回’两大阶段都需要大火箭的推力。”
除了大推力之外,与现有火箭相比,新一代大型火箭还有许多其他优势。“一是采用液氧煤油或液氢液氧发动机,做到无毒无污染;二是模块化设计,能满足不同重量有效载荷的发射需要,增加了选择性和发射的灵活性;三是提高可靠性,能大幅度提高火箭发射成功率。”梁小虹说,今年10月,长征五号将从方案设计阶段转为初样阶段,进行大量地面试验后,随即转为试样阶段,直至首飞。
相关新闻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