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
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统一管理和调配现有水源
记者:当前抗旱的重点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
张志彤: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要不惜代价千方百计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
因此,旱区各级防汛抗旱、水利部门必须算好水账。首先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对现有水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种应急措施,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云南针对目前780万饮水困难群众,根据缺水情况进行分类指导,通过水库供水可保障174万人,实施应急调水保障73万人,打井开采地下水保障37万人,拉水送水保障259万人,采取人背畜驮、寻找新水源等其他措施保障237万人。贵州省新建抗旱应急调水工程865处,新建“五小”水利工程7047处,新打抗旱水源井1768眼,出动抗旱运水车3.9万辆(次),累计为群众送水357万吨,临时解决了548万人饮水困难,未发生一户因旱断水的情况。通过这些措施,保障了旱区所有饮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另外,春耕备耕要根据水源现状因水定种,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旱作种植面积,推广抗旱节水技术,为春耕生产做好充分准备,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
记者:春耕生产即将全面展开,受旱地区近期仍无有效降雨,下一步将面临哪些困难?
张志彤:一是西南旱区饮水困难人口不断增加,解困难度越来越大。按预测,3、4、5月云南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将分别达到900、1080、1200万人。以1000万人测算,通过水库供水,实施应急调水,打井开采地下水以及群众自救等措施可解决300万人,尚有700万人需要靠拉水送水来保障饮水,确保人畜饮水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抗旱水源日趋紧张,生活、生产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如果云南省干旱持续到5月中旬,现有45亿立方米的库塘蓄水将基本用完,局部地方将面临无水可用的极端状况。
三是灾区群众收入锐减,灾民救助任务重,大春生产压力大。
四是我国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若后期出现少雨温高多风天气,北方地区的旱情将会迅速发展,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
抗旱需要从长计议
编制抗旱规划,全面提高综合抗旱减灾能力
记者: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张志彤:加强雨水情、旱情的监测分析和会商研判。组织旱区对缺水情况逐县、逐乡、逐村、逐户排查摸底,进一步细化完善供水方案,合理使用和调配好有限的抗旱水源,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妥善安排好生产用水,不惜一切代价,保障旱区每家每户每一位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因地制宜,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抓紧建设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建设,为春耕生产用水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长效抗旱机制,通过编制抗旱规划和加快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完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旱情监测预警、抗旱指挥调度、抗旱保障等体系,全面提高我国综合抗旱减灾能力。
近期西南地区会出现小范围降水,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表示
将在西南旱区人工增雨
本报记者 刘 毅
3月22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表示,从23日—24日,以及28日—29日前后,整个西南地区会出现小范围的降水,主要是以小雨为主,可以提供开展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一旦具备这种条件,气象部门将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增加降水量。
矫梅燕分析,西南地区干旱形成的条件,一个是降水持续偏少,从去年9月到现在为止,云南只有173毫米,贵州是175毫米,比常年降水量偏少一半以上。西南地区降水量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二是温度偏高,目前云南冬季以来的平均温度是1950年到现在为止最高的。降水少,温度高,必然造成蒸发量大,土壤失墒很严重,出现严重的干旱。
云南、贵州一带从2000年初到现在,一直处在降水偏少、温度偏高的大气候背景下,最近这几年也不同程度出现一定的旱情。在干旱少雨的大气候背景下,近期持续性少雨就容易出现旱情。
她说,从目前的气象条件来看,西南地区还处在雨水比较偏少的情况下,旱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目前还看不到明显的少雨转多雨的迹象,各项抗旱工作还要进一步强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刘 毅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