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飞天"舱外航天服:6层防护结构铸就太空盔甲
2008年09月26日 09:05解放军报 】 【打印

  你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服装,穿上你,可以在太空自由漫步。

  你是航天员贴身的生命卫士,穿上你,可以抵御太空中强烈的射线辐射以及烈焰、寒冰般温差的轮番侵袭。

  可是,你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下面,请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舱外航天服研究室主任刘向阳详细向大家介绍一下你——“飞天”舱外航天服。

  六层防护结构铸就太空盔甲

  为了对付这些太空“杀手”,我们科研人员煞费心思,给舱外航天服安装上了6层防护结构(从里到外):

  ——最里面一层是舒适层,它是用特殊处理过的棉布制成,最大特点是绝对不起静电,因为舱外服里面是纯氧,一有静电就会着火。

  ——备份气密层,由1毫米左右的橡胶板构成,与上肢等关联结构粘贴在一起,形成相匹配的形状。

  ——主气密层,这一层所用的橡胶布的气密程度是滴水不漏。它是个整体结构,完全覆盖服装主要的关节结构包括躯干、背包。它既要能充气加压,又不能让服装过于膨胀,还要让各关节活动自如,技术难度非常大。

  ——限制层,是用强度很高的材料构成,因为无论是备份气密层,还是主气密层,承受的压力是很小的。可以说,限制层是主承力层。

  ——真空屏蔽隔热层,它由5-7层涂铝的聚酯薄膜构成,各膜之间用网络物隔开,贴在一起形成应对真空温差、辐射等恶劣环境的强大屏蔽。

  ——外防护层,是一种特殊的纺织面料,目前是国内最昂贵的布料,可以在温度±100℃之间保持完好无损,耐磨损、反射性强,太阳光照射上去后都反射回去了,吸收很少。

  五大创新提高出舱工作效率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工作的交通工具。为方便航天员出舱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科研人员精益求精,对服装的关键部件进行了技术创新。

  头盔面窗。在太空中,保持视野清晰并非易事。出舱时,有时会遇到-100℃的低温,头盔面窗的温度也会下降,而航天员口鼻中散出的热气就会在面窗上结雾,妨碍航天员的视野。为此,科研人员采取通风去湿法、双层面窗法,保障了面窗的透明度。

  关节结构。为了减少活动阻力,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虾外壳的结构,创新出套接式的关节结构,既保证各关节强度和气密性,又保证了灵活性。

  手套。出舱行走主要靠手来完成,为保证手套有足够的灵活性,科研人员在3年多时间内,先后对材料进行了几十次调配,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目前,该手套可以轻松握住气闸舱外的栏杆。

  气液控制台。它可以说是服装的“心脏”,体积不大的盒子里,集中了20多种阀门。所有气路系统要向服装供气,什么时候供、供多大,航天员都可以通过高度集成的控制台来完成。

  电子显示系统。为了方便航天员更好地观测数据和参数,进行出舱活动,电子显示系统采取最先进的OLED技术,色彩艳丽,耐热性能强,可靠性高,强光下也能保证看得清清楚楚。

  四个分系统合力打造舒适空间

  没有氧气、没有气压、辐射、寒冷……无论太空条件有多么恶劣,舱外航天服都能为航天员创造一个与地球环境类似的舒适空间,服装内部始终保持20℃左右的温度。

  是什么让舱外航天服具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了解了整个服装的构成——4个分系统,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与飞船一样,舱外航天服也有环控生保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服装内部的温度环境,保持通风,控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采集服装相关的信息数据,比如压力、湿度等,然后传回地面。

  第二个分系统是医监遥测系统,它的作用是监视服装内部航天员的身体参数,以便地面指挥中心随时能掌握航天员的健康状况。地面医监医保人员可通过无线方式,与航天员通话,进行医学指导。

  第三个是控制显示分系统,负责管理舱外服上所有的控制界面和按键,以及显示服装主要技术参数的显示屏。航天员操作舱外服,主要通过该系统完成。

  最后一个是整体结构分系统,它的作用,形象一点说,就像飞船的舱体,保证有良好的气密性,保证人生存的一个基本环境。

  有了这4个分系统合力保障,航天员穿上舱外航天服,自然无惧太空“风雨”了。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