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效率是考量疫苗接种方案的首要标准
2009年11月09日 08:23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早报特约评论员 张田勘

北京市卫生局于11月6日宣布紧急扩大甲流疫苗接种人群,在保证重点人群优先接种的基础上,接种人群扩至所有北京市民。11月16日至12月13日,凡具有北京市户籍、年龄在3岁以上的北京市民,均可以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持本人户籍证明(身份证或户口本),前往居家或工作地点附近的社区疫苗接种点,免费接种甲流疫苗。

接种甲流疫苗是一种公共福利,但鉴于在北京,没有户籍的人口有数百万,把接种疫苗与户籍联系起来,于是就遭到了质疑,这似乎是为“不患贫而患不均”的理论提供了现实版。有了这种不公平的感觉,就会认为这是不公正(正义)。而且会认为,难道甲流也会嫌贫爱富,会因你有北京户口就不放过你,会因为你没有北京户口就不感染你吗?当然不会。

接种甲流疫苗如同其他事情一样,需要兼顾效率(效果)和公平,而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则首先顾及效率。可以看到,北京市在此之前,是以效率为主,即不分户籍,首先确保建立免疫屏障的重点人群,保护易感人群。例如,儿童、老人、医护人员和公共服务人员,是随单位集中接种甲流疫苗,而不论其是否有北京户籍。这种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对一部分人优先的政策由于理由充分和效率当先,基本上不会让人产生不公平和不公正感觉。上海目前的做法就是如此,上海市卫生局长徐建光11月7日表示,上海对重点人群接种甲流疫苗的计划不会改变。按照计划,上海年底前预计将为210万人接种,不过到现在,储备的甲流疫苗还有80万支的缺口。

但是,现在北京的疫苗有了进一步的储备后,北京市按户口接种疫苗的方式却让人产生不公平感觉,原因在于在户籍上附着了较多的福利和利益。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公正的做法,比如,凡是在北京工作和居住在北京的人都接种甲流疫苗?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显然不可能做到。因为,正是目前北京甲流疫苗储备有限,才实行了这种分户籍的做法。

既然疫苗有限,是否可以不按户籍,而是按凡是在北京工作的都可以接种疫苗?这种方法尽管比按户籍公正了一些,但却并不能有效预防甲流。因为,在资源短缺没有改观的情况下,一定存在北京户籍的非工作者外出,外地工作者也可能到京的情况。此种选择的接种效率同样低下。

虽然北京做法不是最优,也不算公平,但却可能是次优选择。北京市目前暂时按户籍接种疫苗只是一种在资源不足之下的不得已选择,除此之外,谁还能想出更好的主意来?当然更不能为了“患不均”,而把部分疫苗封存起来不给人们接种。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不先让没有北京户口的人先接种,而让有户口的后接种?当然,这也是一种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同样是不公平。而且,这种选择很可能更没有效率——无论是接种预防甲流的效果还是花在接种工作上的效率。

公共医疗的目标当然是要创造一个“大庇天下寒士”的医疗保障系统,但是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就必然有享受资源优先与滞后的不如意现实,按户籍接种疫苗就是其中的一种不如意。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处长赵涛表示,如果下一步疫苗储备量充足,并根据北京的疫情发展形势,必要时会进一步扩大甲流免疫服务人群。也即是说,可以全民接种而不分户籍。不过上海市卫生局长倒认为“全民接种”没有必要,从传染病专家的角度来看,只要人群中有40%~50%的人进行了接种,就可以在全部人群中产生免疫力,防止传染病的暴发流行。这应该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效率、科学和公平之间,在保证前二者的基础上,在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如何取舍,是接近还是远离公平,相信都是这次很多地方制定甲流疫苗接种分配计划上的难题,这不仅是决策者的难题,也是社会难题、伦理难题。(作者系科学学者)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田勘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