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写真:受灾深却无死伤 信义乡书写神奇(图)
2009年08月13日 00:54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8月12日,中新社跋山涉水、深入南投信义乡采访,这里灾情惨重,道路、隧道、农业遭受“莫拉克”台风重创,却无一人死伤,不能不说是奇迹。图为一条公路局部被毁,行人路过须格外小心。中新社发董会峰 摄

中新社南投八月十二日电 题:受灾深却无死伤 信义乡书写神奇

中新社记者 董会峰

八月十二日,中新社记者跋山涉水,探访南投县信义乡。

行进之难,超乎想象。道路多处被毁,时遇流水塌方,两度绕行山路,还得徒步数里。

尽管如此,还是无法进入最想一探究竟的“神木村”。

这里,受灾颇深,为全县之最。唯一外联山路,长长一段“变颜”,原貌全然不见,工人正在抢修。

无奈只有往返,奔赴该乡公所,乡长外出视灾,秘书代为发言。

“我快五十岁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雨量,这么严重的水灾!”信义乡公所秘书庄进忠对记者如是说。

他称,除了道路、隧道毁损,该乡农损难以估量,仅葡萄园,就有四十公顷被洪水冲走。神木村受创尤重,遭遇泥石流侵袭,成为“孤岛”;村内小学严重倾斜,将来唯有弃用。

“损失令人痛心,但到目前为止,乡里没有一个百姓伤亡。这是我们唯一感到欣慰的地方。”

记者追问,南部受灾县市,人员伤亡重大,信义乡何以能做到“零伤亡”?

庄进忠道出缘由:一,史上该乡多灾多难,百姓学聪明了,知道台风来了该怎么做;二,乡、村、邻里提前预警,生命比财产重要,该疏散的时候绝不含糊;三,在每个村,未雨绸缪,常年放置多个“集装箱”,足以应付紧急状态,即便孤立无援,也能确保村民一周的干粮。

谈话间,过来一个中年男子。他插话说,我们村的“存货”,至少能抗上十天。经介绍,他是明德村村长吴瑞龙,退伍前的军衔为上校。

抢险救灾,若道路不通,甚为棘手。庄进忠说,经协调,近两天,有关方面出动直升机计十六架次,运出受困者,并向神木村等地空投了物资。

有意无意间,庄秘书还透露了一个“秘密”:为了应对“莫拉克”台风,该乡提前有预判,“雪藏”了数台“抓手”。

他对记者说:“修复交通,"抓手"最好使。台湾的一大特点是台风多,公路、桥梁常常被破坏,但我们的修复能力也超强。不出三天,你会在曾经走过的泥泞路上,看到一个全新的景象!”

作者: 董会峰   编辑: 汪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