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判多少年?富家子飙车案三大关键浅析(图)
2009年06月23日 18:43新快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炫富仇富:不能不正视的社会鸿沟

杭州出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开跑车的年轻人,撞死了一个属于浙江大学的路人。跑车、富家子和浙大学生,这几个带有刺激意味的符号,已经足以掀动一场网络风潮。接着,又有传说,撞死人的富家子,出事之后,有说有笑。

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凡好车出事,往往会出现很大的麻烦。宝马麻烦最大,其次是奔驰和凌志,网上经常会爆出宝马男或者宝马女的劣迹,大多都是交通事故,甚至是一些轻微的刮蹭。而激起网民愤怒的,无一例外是刮蹭者骄横的态度。即使没有事故,好车被人划痕、扎胎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必须承认,我们的社会,已然出现了一条很深的鸿沟。所谓的好车,仅仅是鸿沟的象征,代表着有权有钱的人。而这样的人,则被那些开不起好车的人、挤公车的人、只能用两脚走路的人所嫉视。这种现象,被一些人说成是仇富。

我们现在的社会,的确存在仇富的现象,不止仇富,而且仇官,凡是富且贵者,都在被仇之列。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责怪发出仇恨的弱势一方,意义其实不大。嫉妒心人人有之,任何社会都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适度的嫉妒也是一种促人上进的动力。当然,恶性的嫉妒容易导致绝望,绝望是毁灭的源头,一旦嫉妒变成了绝望、愤怒,就可能产生“与汝皆亡”的冲动。

一般来说,产生这种恶性嫉妒的原因,不是富贵本身,而是富贵背后的不公。就像赛跑一样,如果起跑线一致,跑道一样,失败者即使心有不甘,也只能认账。但如果他们发现有人中间坐了一段车,或者吃了兴奋剂,那就不一样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转型时期,富贵背后的不公是大量存在的。民众中关于这种不公的认知,具有传染性,很快会殃及所有富贵人,无论这些人的发迹是否存在权钱交易的问题。

跟仇富仇官现象并存的是,炫富、炫贵的现象在我们的社会也相当普遍,有钱要臭显摆,有权有势更要臭显摆,甚至通过特殊渠道拿到一张稀有的门票,都会拿出来显摆。开跑车在城里飙车,就是炫耀之一种。这种炫耀,使民众的仇富仇官心理更加激化,激化到只要碰上好车,就一律侧目而视。

因此,要想使这种社会的鸿沟被削平一点,当然最要紧的,是尽量在制度上突出公平二字,免得不公平戕害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已经富起来的人,握有权势之人,要尽可能保持低调,不要以富贵骄人,同时也要教育子弟不要以富贵骄人。更重要的是,先富贵起来的人要对社会有所回馈,对弱势有所帮助。在历史上,中国社会一向是士大夫和农民并存,士大夫握有政治和文化权力,也大体上过得比农民富足、体面。但是,凡是士大夫,都有义务为社会做公益,不仅要张罗修桥铺路、兴修水利,而且要担负救难济贫的责任,通过这种行为,赢得社会的尊重。凡是不做公益的富人,都不被列入乡绅的行列,为乡里所不齿。现在的社会,虽然说富贵者也有积极参与公益之辈,但是,总的说来,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权者而言,公益心还是相当淡薄,利用权力为自家造福劲头大,为民造福的心气小。

社会有贫富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出现不仅物质而且心理上的社会鸿沟,却非国家社会之福,尤其非富贵者之福。若要填平鸿沟,需要出大力气的,还是强势的一方。强势的一方不作为,最后遭殃的,还是他们自己。

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撞死谭卓案催生“欺实马”的背后

杭州市公安局11日晚表示,将依法公正办理“跑车族”撞死行人案。此前杭州市警方曾通报称,初步判断案发时肇事车速约每小时70公里。这一说法与目击者“受害者被撞飞数米高、20多米远”的描述反差较大,引起舆论质疑。杭州公安局表示,最终超速程度,还需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才能得出。(5月12日《京华时报》据新华社)

杭州富家子飙车撞死人案的公众舆论热度惊人,在我看来,这其中寄托着人们心灵深处太多的沉重的向往公平、正义的追求和企盼。而杭州市警方先前曾通报称,初步判断案发时肇事车速约每小时70公里,更是民众为何会强烈质疑有关部门能否公正执法的关键“导火索”。

庆幸扑面而来的“汽车时代”让很多人了解了汽车,所以,有网友甚至很自信地自发做实验验证到底70公里的时速能把人撞飞多远。“70码”更瞬间成为网络新名词。就在网络争议声四起时,80后作家、赛车手韩寒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对事发时的车速做了判断,认定当时车速应在百公里以上。不知道,曾作出“初步判断”的有关部门对此有何感想和反思?

作为肩负为民众主持正义和公道天职的公权力部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政府机关的形象和信誉,草率和不负责任甚至是另有企图的言论,引发善良民众的不满和谴责,注定是在所难免的,而且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如果公共舆论事件因此而升级、升温,首先反思和检讨的,只能是那些企图蒙混过关和愚弄民众的责任部门。难道执法办案的取证,就能那么随随便便、自以为是?这简直是在嘲笑民众的智商和感情、忽悠纳税人!谁该为现在造成这般难堪的负面效果担责?

正如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市交通设施建设处党委书记陶俊分析的那样:“作为权威的政府部门,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公布的数据至少是应该经过专家或者精密仪器科学论证过的。但70码的说法显然有待商榷。”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政府部门应该是权威的、可信赖的,这样贸然的结论会对政府的形象有影响,会让百姓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感打折。

“希望政府部门爱护百姓对你们的信任”,这无疑是广大民众最最朴实的心愿。在已升级为全国性事件的杭州富家子飙车撞死人案中,一个草率的“70码”, 践踏、抹杀了政府机关多少公信力?值得高度关切并给民众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和检讨。

5月11日晚,杭州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依法公正办理此案,请公众放心。只要有任何徇私枉法的情况,将坚决依法依纪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我们不知道,草率的“70码”是不是徇私枉法的情况之一?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的时候,希望听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民众更企盼,有关部门以“70码”为鉴,以严谨、负责、公平、公正的执法态度,挽救被自己亲手抹杀的公信力!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傅文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