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亚洲处女秀”的重头戏在中国
——专访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主任李成博士
“中、美两国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在如此广泛的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两国的命运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主任李成博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开门见山地表示。
两国关系即将迈上新台阶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11月12日至19日展开其上任以来的首次亚洲之旅。国际媒体普遍认为,对中国的访问是奥巴马“亚洲处女秀”的重头戏。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
李成表示,从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到匹兹堡峰会,从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到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将访美,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中、美两国关系不仅实现了平稳过渡,而且两国各领域的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尤其是两军交流互动的升温,更预示着两国关系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美合作已超越双边领域
谈到本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李成认为,巩固和加强中美关系是奥巴马政府的既定目标。
李成表示,要从两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方面,要深刻认识美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背景。奥巴马执政以来,首先必须应对两大棘手难题,一是挽救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二是缓和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紧张关系。中美关系本不属于当务之急。但奥巴马政府很快就意识到,美国所要解决的包括这两大首要任务在内的一系列问题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帮助,而且这种合作已超越了双边领域,扩展到全球范围。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而且造福于世界。正因如此,奥巴马多次强调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看,本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也源于奥巴马的世界观和政治理念。平等伙伴关系和多边主义是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的基石。与往届政府相比,新一届美国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问题上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充分尊重中国的和平发展和核心利益,尤其是在双方存在分歧的问题上不对中国指手画脚,而是以一种平等坦诚的姿态进行对话与合作。
关系发展良好 仍缺乏战略互信
虽然中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可否认,缺乏战略互信,仍是两国面对的问题。
美国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9月24日在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表过题为“本届美国政府关于美中关系的设想”的主题演讲,强调中美关系的重点是维护“战略性保障”,指出美国及其盟友必须明确表示欢迎中国作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国的到来,同时中国也必须向全世界保证,中国的发展及其日益增长的全球性作用将不以其他国家的安全和福祉为代价。
斯坦伯格的“战略性保障”论被广泛视为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新标签。
对此,李成表示,虽然用“战略性保障”来概括美国对华政策不够全面也略感消极,但它确实点出了战略互信这个关键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战略性保障”论的核心就是要增进两种价值体系的沟通。
李成认为,当前的中美关系与冷战时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美两国之间已没有根本性的对立和矛盾,很多分歧和摩擦更多来自于两国之间的怀疑和误解。在美国国内,“中国威胁论”依然很有市场。而在中国方面,“美国阴谋论”也不乏支持者。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对立论点,是阻碍中美关系长期健康发展的绊脚石。从这个角度来说,奥巴马首次访华的最大意义就在于通过对话和交流,帮助两国人民在正视彼此分歧的同时,消除误解,增进互信。
考验奥巴马:如何打动和吸引中国的“80后”、“90后”
李成说,尽管白宫尚未透露奥巴马访华日程的具体细节,但按照以往惯例,相信奥巴马肯定会有跟中国青年一代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是最令人期待的一个环节。
一方面,从奥巴马本人来说,这是一个向中国介绍本届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以及他本人的良机。具有战略视野的奥巴马深谙与中国未来一代相互交流的重要性,也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向中国年轻一代展现其个人魅力和绝佳口才的机会。
李成曾对美国历届总统首次访华期间的演讲做过专门研究。在他看来,到目前为止,里根总统1984年首次访华时在复旦大学所作的演讲是最成功的。奥巴马的口才和学识丝毫不逊于里根。但与25年前相比,现在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打动和吸引中国的“80后”、“90后”是奥巴马所要面对的考验。
另一方面,中国的年轻人可以通过与奥巴马的互动,更多了解美国的政治文化、美国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及其在当前美国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中国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理念也将通过这个舞台呈现在美国观众和全世界面前。
李成说,如果我们能够从这种互动中看到中国年轻一代的多元化,看到他们认识问题的高度和深度,看到他们不仅是对自我前途的关心,而且对人类共同面临挑战有深刻的思考,那么这本身就是对增进中美两国战略互信的积极推动。(驻美国记者 鞠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鞠辉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