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 刘欢 牛琪 王建华)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日前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期间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有着美国社会风向标之称的好莱坞似乎更早了一步。在奥巴马总统抵达中国的两天前,好莱坞大片《2012》开始在中国上映。影片中,中美被塑造成举足轻重的积极合作者,竭力应对一个共同的挑战——地球末日危机。
一向是美国主流价值观“忠诚写照”的好莱坞再次充当了中美关系的晴雨表。北京的分析人士表示,好莱坞大片里的中国形象改变与中美关系的最新定位,均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形象渐趋改善并正获西方主流社会的逐步认可。
《2012》不乏中国场景与中文对白。影片中,地球末日来临,人类遭遇灭种之灾。“逃出生天”的一部分人最终从全球聚集到中国腹地乘上中国制造的高科技“方舟”,为人类的继续繁衍保存了“种子”。中国也首次在好莱坞灾难大片中成为最后的“救赎之地”。
北京大学文化学者张颐武说:“从《功夫熊猫》到《2012》,中国形象在好莱坞大片中从来没有这么好过。中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好莱坞大片中,并且形象不错,表明西方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中国的影响力。”
“只有中国人能按时完成这些工程,交给中国人是对的”等一些片中台词令中国观众甚为关注。豆瓣网友“夜心涟漪”说:“在好莱坞大片中听到这么震撼的话,着实让我自豪,它证明我们强大了。”
在著名影评人毕成功看来,上述台词背后的潜台词是,“能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集中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制造‘方舟’非中国而不能”。
这番感慨的来源包括史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成功举办、全球金融危机中仍然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以及中国在世界各地尤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心目中的形象剧变。
片中台词“党和国家一定会帮助大家重建家园”,这是完全写实的当代中国的讲话格式。
《2012》的导演艾默里奇表示,2008年夏天拍摄这部电影时,他一直关注中国汶川大地震,他被中国政府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毅所深深感动。
“很简单,因为人家尊重你,尽可能按你希望的方式对你进行塑造和读解,而不再是随便拿个什么唐人街的恐怖宠物店谎称北京、或用宝丽布喷绘成粗糙的‘CG版东方明珠’充当上海,某种意义上堪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比较直观、可信的表现。”毕成功说。
不过,一些影评人似乎持另外一种看法。
2004年中国电影票房还不足10亿元人民币,去年则超过了40亿元。即使是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中,这种增长势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一些影评人认为,好莱坞已把中国视为未来最有潜力的市场,并且煞费苦心地加以迎合。好莱坞大片增加中国元素不过是赚取中国票房的需要,只是一种商业手段,中国人没有必要对此沾沾自喜。
然而,毕成功并不认同此观点。他说,纵使《2012》的中国内地票房达4亿元人民币,也才折合5000多万美元,而该片在北美首映三天的票房就达6500万美元,因此,迎合中国观众并非要因。
好莱坞向来是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忠诚写照: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麦卡锡时代,绝不会有正面描写社会主义国家的影片从好莱坞生产;冷战期间,美苏争霸,好莱坞大片充斥“苏联元素”,形象异常的消极负面。
1962年上映的007影片《诺博士》中,诺博士身着中山装,戴黑手套,倒梳的头发油光可鉴,一幅阴险狡诈的模样,所有的外形设计都强化了对华人、对中国的红色政权的刻意贬斥。
1984年上映的美国影片《美国往事》,充满着中国符号:有书法、京剧,也有中国功夫,但这些往往被置于一个鸦片馆或者妓院中,气氛沉闷,消极猥琐。
1995年好莱坞大片《红潮激浪》,暗示中国军方企图发动核爆装置,炸毁中国核基地,诱发新的全球大战。1997年上映的007影片《明日帝国》,中国被塑造为极权、专制并企图成为冷战结束后西方新的头号敌手的角色。
2008年上映的《蝙蝠侠:暗夜骑士》中,拍摄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香港老板被描绘成帮美国黑帮洗钱的恶人,反映了美国对中国经济发展抱持的怀疑态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刘欢 牛琪 王建华
编辑:
郑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