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预算再通俗也是一份专业文本
2010年04月06日 01:47中国会计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3月31日,继国土资源部率先在其官网上公开2010年度部门预算后,财政部、科技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央党校等也先后在其官网上公开了2010年度部门预算,自此中央部门预算公开迈出了第一步。对此,社会舆论给予了充分肯定,不过也有人认为,公开的预算不够详细,或者难以读懂。针对这些社会反应,本报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就预算公开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迈出预算透明第一步值得肯定

“多家中央部门先后公开2010年度预算,确实是我国预算公开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白景明表示,中央部门的预算公开是以点带面,逐步落实政府提出的“三年内公开中央部门预算”的承诺,而且这种逐步公开的趋势合乎改革规律。

他认为,此次多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也为各级财政提供了一个范式。我国实行的是分级财政制度,各级财政都面临着落实预算公开的压力。此次中央部门的预算公开,可以在公开内容与公开形式上为各级财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当然,各级财政也应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合的形式落实预算公开。“借鉴经验并不是要求一刀切,各级财政都应自主决定公开的内容与形式,但必须同样做到的是预算需要公开,而且应该公开。”

出现不同声音很正常

多个中央部门公开2010年度预算后,社会上很快有人对预算支出中的某些项目提出了质疑,认为某些项目支出过高,或不合理。对此,白景明认为,预算一旦公开,社会必然会出现很多争论的声音,这也是合理的。“因为纳税人有知情权,提出任何问题或者追问都是正常的。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对预算编制的解释工作。比如对制度安排以及涉及到支出的相关法律法规都应该相应地予以说明。”

白景明认为,随着以后公开预算的中央部门的增加,一定还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同一类支出,为什么各部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等等。“每一个部门的支出必然与其政策的侧重点相结合,因此不同部门的支出侧重肯定不会相同。但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解释和说明来让民众了解并理解,尤其是要让民众了解需要与可能之间的矛盾。”

需要与可能的矛盾在中国比任何国家都要尖锐。因为我们的财力与人口之间的差异过大。而公共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人者有份,是均等的。供给压力与人口呈正比,人口越多,压力越大。中国的财力是美国的1/3,但人口却是美国的4倍以上,因此单把中国某一项支出拎出来与美国相比肯定是不合适的。

针对社会上的某些质疑,白景明表示,很多问题,尤其是民生项目的投入不足必须要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来逐步解决,由于目前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做到凡是需要的都予以解决。而且一项支出增加了,必然要带动其他相关支出的增加,每调整一项支出的增量,都需要数倍的财力来保障。

他建议,有关人士要更加注重对财政体制的了解。从目前来看,预算公开的焦点都围绕着数据展开,但实际上,预算公开本身还包括制度体系的透明,应该先把财政制度搞清楚,这样更有利于理解预算数据。

部门预算努力做到通俗化

白景明表示,近几年来,我国部门预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门预算逐步在向通俗化方向努力,无论是从词汇的使用还是语言的表达上,都尽量用易于理解的方式来保证让更多的社会群体能够看懂。”

他认为,部门预算向通俗化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近几年的部门预算,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专业术语,而使用简单明了的通俗语言;一方面表达更加清晰,更多地使用图表来帮助人们理解。第二,部门预算在写法上更加注重全面性,不只告知收入与支出的数据,还详细说明财政资金的使用去向与使用情况。几乎每一项支出都配发相应的说明,预算中涉及到的很多专业概念也会给出名词解释。第三,不仅反映收支数据,同时在相关媒体上发布对部门预算具有拓展性的解释说明文章,以及带有分析性的解读,帮助更多的人理解部门预算。

<< 上一页12下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唐毓瑨